呼啦一下。
不少駐足圍觀的看客們就驚呼起來,因為大差不差落在箱子里寫著九字記號的格子里剛好落了一枚銅錢落在了上頭。
“牛啊,小哥兒你這一下可大發了,這物件兒可金貴,那是雙喜龍幣啊,這攤上就趕著這一個物件兒最值錢,你這運道也是沒誰了。”
“是啊,是啊,保守估計都得大幾萬吧,姑娘,別愣著了趕緊給啊,你們不會是不認證吧。”
典型的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我這個中了頭獎的正主兒還沒說什么,一群湊熱鬧的吃瓜群眾就咋呼開了。
這攤主兒顯然也是個認賬的,她上下打量了我一下,隨即看著周遭群情激奮的群眾也不好不認證,只能一甩手就將這大錢兒丟在了我手里。
我掂量了一下就揣進了兜里。
看熱鬧的人里頭也是有懂行的,知道這一件兒大錢是明末的東西,是當時崇禎帝鑄造的雙喜龍幣,是喜得雙生子特地鑄造的,寓意大明江山風調雨順。
誰曾想卻成了亡國帝,所以這雙喜龍幣極富收藏價值,價格也一路走高。
但說實話,這玩意我還真瞧不上。
暫且不提我和我爺摸金倒斗的時候走遍名山大川,鉆過了無數的古墓,自然也就瞧過數之不盡的寶貝。
就是現在,我是坐地商,手頭上經手的物件兒也不止是這簡單的萬把塊錢的大錢能遮的了眼的,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
我出手玩這一把,主要還是為了敲山震虎。
這伙人把攤子支到了我家的門臉上三天,我甭管他們是不是沖著我來的,但這頭到底要出上一回,不然別人還當我封小爺的名頭是假的。
拿了物件,我又繼續玩了一盤。
我本就是沖著敲山震虎,震懾宵小去的,當然不會空手而歸,兩壓兩中,不過等到了第三盤我就擺手拒絕了。
有句話說的好,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做事得有度,若是繼續贏下去當然不難,可那樣就不是敲山震虎,而是真的砸場子了。
大家都在一條繩上混飯吃,沒必要,我也不想把事兒弄得太僵。
“承讓!”
我吹著口哨背著手就要離開。
“帥哥,掙了筆大錢,不繼續玩玩?”
“連贏了兩盤,這兩件加起來得十幾萬,鴻運當頭。”
“你這手氣要殺瘋了眼,那發家致富可就是這頭一遭了。
姑娘我沒別的能耐,但這話我說得出,卻做得到,帥哥要不要來把大的?”
姑娘見我要走,連忙開口激我。
“點到即止。”
我頗有深意的瞥了她一眼,沒打算繼續糾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