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起,谷魚連忙向一位年輕人,行禮問道:“小兄弟,打擾一下,怎么這多人披麻戴孝之人,城中那位尊者仙逝了?”
那年輕人見谷魚,行禮說話,非常客氣,便停下身形。
他擦了一把眼淚,連忙還禮解釋道:“是我家先生,突然病發(fā)離世!”
“你家先生貴姓,怎么如此多弟子,前去吊喪嗎?”谷魚一聽,更加好奇問道。
此時街道上,趕往前方之人,也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都有,所以谷魚很是好奇。
“兄臺不知,我家先生才華出眾,教書育人,一生賢德,自然受人尊重!”年輕人說完,才將他家先生事跡,簡單講述一遍。
原來他家先生姓趙,也是星羅城人,是一位秀才。
趙秀才早年間科舉落榜,后來才知科舉中的黑暗,一氣之下,不再參加科舉。
趙秀才為人正直,家境一般,全靠教書寫字,維持生計。
他教書育人,對于窮苦出生弟子,卻不收取學費。
那些窮苦家弟子們,若是家中有余糧,也會給他一些,作為口糧。
就算趙秀才生活拮據(jù),可卻收留許多孤兒,無論男女,他都教他們讀書寫字。
趙秀才收留許多孤兒,手頭自然更加拮據(jù),干脆一生不娶,一心照顧教導孩子們。
當年翼龍群,襲擊星羅城,趙秀才帶著七名孤兒逃命。
他們奔逃中,路過一家無人看管的包子鋪,躲避之時,卻未拿一個包子。
當時趙秀才,夸贊七名孤兒,雖窮居獨處,卻不以饑寒易操!
那年輕人所講,看似一件小事,可是谷魚一聽,對于趙秀才教書育人,更是敬佩不已。
能在生死存亡,最危機之時,還能堅守節(jié)操之人,不得不讓人敬佩。
谷魚一問才知,眼前年輕人,便是當年七名孤兒中,其中一位。
當年那些翼龍,襲城過后,代理城主,集資為趙秀才,在城南購得一處大院。
那大院收留孤兒,代理城主請趙秀才,擔任院主。
趙秀才收留孤兒,一心教書育人,每年費用,自然由官府集資出。
那年輕人,講述自家先生事跡,越講越自豪。
雖然趙秀才的事跡,皆是小事,但是一生如此行事,可見其人品。
如今趙秀才逝世,也算是克己而立人者,眾之所戴!
谷魚聽完,對趙秀才,也是非常尊敬,便隨那年輕人,前去祭拜。
此時街道之上,還有許多人,向前而去。
等二人來到街頭,向右一拐,便是一處古老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