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在亞洲那邊也已經首映,于是打開剛通過冬京商城收購的一家,名字叫做“人人點評”的本地生活信息及團購平臺,查找《前任》在里面的評分。
不出所料。
憑借眾多華夏元素,讓這部電影在內地爆火,很多觀眾都在因為蘇瑞的那句“你們沒吃過什么好東西”,還有讓人輕易代入的中式英語,以及名叫《南半球與北海道》的新歌等等,而展開激烈的討論。
評論區顯然跑歪了,真正評價電影劇情本身的觀眾,反而不算多。
比如有網友留言,說蘇瑞的審美觀還真是在線,無論克里斯汀還是塔莉婭,都長得非常養眼,確實讓人左右為難,難以抉擇。
另外還有人,認真分析起蘇瑞入主華府的可行性,底下居然跟了幾百條評論。
發現沒什么問題,蘇瑞轉而搜搜關于s-car的消息。
由于首座s電動汽車超級工廠,被安排在了華夏滬市,一批網友們正摩拳擦掌,希望減少關稅后,售價能夠稍微便宜一點。
但很快就有懂行的人潑冷水,說自己有親戚在某日企電池廠工作,一套三元聚合物鋰電池的成本,就不會低于20萬人民幣,整車售價最起碼要超過50萬。
的確比較懂行。
現在有能力生產汽車電池的廠家太少,初期成本很難降下去,內地的一批企業仍處于研發量產階段,需要時間去準備。
市場一片空白,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有好處。
比如蘇瑞正通過港城的一家公司,悄悄收購了多個大型礦產和周邊加工廠,爭取在將來的新能源電池行業,搶占到足夠多的市場份額,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現狀是許多家庭,辛辛苦苦積攢好幾年的財富,因為一輛車就送給了歐美日韓的汽車廠商,把別國工人養得白白胖胖。
假如蘇瑞能提前造出厲害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將配套行業發展起來,也算為內地經濟做出巨大貢獻,能夠同時降低在買車和買油方面的支出,新增無數高薪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