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危機下的分歧
地球磁場穩定后,人類暫時松了一口氣,可太陽持續遠離,極寒末日的陰影仍沉重地籠罩著一切。
在聯盟總部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圍繞如何應對這一終極危機,眾人產生了嚴重分歧。
以科學家陳博士為首的一派,主張傾盡全球資源打造“太陽牽引計劃”
。
他們認為,通過在太陽系布置巨型引力裝置,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或許能改變太陽的運行軌跡,讓它重回地球的宜居軌道。
陳博士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神情激動,雙手不斷比劃著:“諸位,太陽是地球生命的根本,只有讓它回歸原位,我們才能徹底擺脫這場危機。
雖說該計劃困難重重,但并非毫無可能。
引力彈弓效應在理論上完全可行,我們只需制造出足夠強大且精準的引力裝置,就有機會改變太陽的軌道。”
然而,該計劃所需資源巨大,要消耗全球近半數的能源儲備與稀有金屬,且成功概率不足30。
以聯盟議員王宏為代表的另一派強烈反對。
王宏皺著眉頭,表情嚴肅,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這簡直是瘋狂的dubo!
如此孤注一擲,一旦失敗,我們將失去所有資源,人類生存都將面臨絕境。
當下,我們應優先保障人類生存,全力建設地下庇護所,研發耐寒作物,提高生存能力。
這才是務實之舉,是為全人類負責!”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會議室里氣氛緊張,眾人情緒激動,聲音此起彼伏。
有人支持陳博士的遠大構想,認為人類應勇于挑戰,為地球未來拼一把;有人則站在王宏這邊,覺得生存才是首要任務,不能拿全人類命運冒險。
林羽和蘇瑤坐在會議桌前,眉頭緊鎖。
林羽沉思許久后開口:“大家先冷靜。
陳博士的計劃雖冒險,但有長遠意義;王議員注重當下生存,也很關鍵。
我們能否找到平衡兩者的辦法?”
蘇瑤點頭贊同:“或許可以先小規模籌備‘太陽牽引計劃’,同時加大地下庇護所建設力度。
這樣既能保留改變太陽軌跡的希望,也能確保人類有足夠的生存保障。”
可眾人對此仍有爭議,會議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