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地向宇宙空間宣泄著能量。
但現在,太陽耀斑爆發的次數變得極為稀少,科學家們苦苦等待數月,也難以捕捉到一次較為強烈的耀斑爆發。
這種異常的低頻率爆發,使得太陽向地球輸送的能量大幅減少。
太陽能量輸出的減少,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是立竿見影且深遠的。
原本溫暖而充足的陽光,如今變得微弱而清冷。
在城市中,人們走在街頭,能明顯感覺到陽光不再有往日的熾熱,即使在正午時分,陽光灑在身上,也難以驅散深入骨髓的寒意。
植物的生長受到了嚴重影響,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它依賴于陽光提供的能量。
然而,如今陽光能量不足,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無法充分吸收光能,光合作用效率大幅降低。
許多農作物生長緩慢,果實發育不良,一些不耐寒的植物甚至在低溫和光照不足的雙重打擊下逐漸枯萎死亡。
這不僅威脅到全球的糧食安全,還對整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造成了嚴重沖擊。
食草動物因缺乏足夠的食物而面臨饑餓,進而影響到食肉動物的生存,生態平衡被打破。
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太陽輻射是維持大氣溫度和環流的重要驅動力。
太陽能量減少,使得到達地球大氣層的熱量大幅降低,導致大氣溫度下降。
大氣溫度的降低又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原本穩定的大氣環流模式開始出現紊亂。
大氣環流就像是地球的“熱量傳送帶”
,它將熱量從低緯度地區輸送到高緯度地區,維持著全球氣候的相對穩定。
但現在,由于太陽能量輸入的減少,大氣環流的動力減弱,暖流和寒流的流動路徑變得混亂,一些地區無法像以往那樣得到足夠的熱量輸送,氣溫急劇下降,而另一些地區則因熱量無法正常散發,出現極端天氣。
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太陽活動異常并非孤立事件,它與地球地幔深處的神秘能量波動似乎存在某種微妙聯系。
一種理論認為,地幔深處的神秘能量波動可能通過地球內部的磁場傳導,影響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磁相互作用,進而干擾太陽內部的磁場活動,導致黑子數量減少和耀斑爆發頻率降低。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可能存在一種來自宇宙深處的未知力量,同時影響著地球地幔和太陽,使得兩者的活動出現異常。
但無論原因如何,太陽活動的異常無疑加劇了地球的極寒趨勢,讓這場即將到來的極寒末日變得更加嚴峻。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林羽與科研團隊在得知這一驚人發現后,迅速召開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