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
羅門帝國軍參謀本部。
保羅·馮·杰西亞如同往常一樣,面對著真理之鏡(日記本),整理著自己的思緒,提煉著能使人清醒的藥劑。
這是他從學生時代便養成的習慣,也是他從過往的迷惘中汲取教訓的經驗。
盡管這讓他看起來更像個學者而非將軍,但他對此心知肚明,并不在意別人的評說。
“會發生歷史性的變革嗎?”杰西亞低聲自語,腦海中回蕩著那少年清晰而冷峻的分析。“這個戰略戰術……”
他承認,最初只是帶著一絲好奇。
想看看那個能寫出《鐵路動脈:論鐵路網在現代…》那篇引起小范圍討論的論文,并說出那些驚人言論的年輕軍官,究竟是什么模樣。
好奇心害死貓,這句話果然不假。
此刻,他正為此感到深深的震撼,甚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敬畏。
并非艾倫上尉言過其實,而是他憑借更全面的視角和掌握的眾多情報,清晰地察覺到,形勢正朝著那個少年預料的方向——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世界大戰”方向演變。
他所能獲取的信息遠比艾倫豐富得多,正因如此,只要認真思索,便能得出結論——艾倫上尉的判斷,乃是真理,是提前揭示了未來戰爭面貌的預言。
這可是連參謀本部那些浸yin戰事數十載的高級軍官們,都還未能完全預測的戰爭形態啊!
他們或許隱約感覺到風向不對,卻無法描繪出具體的圖景。
可那個少年,那個僅僅十四歲的少年,卻仿佛親身經歷過一般,無比篤定地認為戰爭將朝著那樣的形態發展。
就好像……他真的看到了歷史一樣。
“這絕不是什么預言系魔法能做到的”
——自保羅·馮·杰西亞昨日休假歸來,回到參謀本部后,便進入了持續的深度思考狀態。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不眠不休,面前的日記本上記錄著密密麻麻的推演和演算,辦公室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起初,眾人并未太過在意。參謀長思考問題時,向來是這樣一副忘我的樣子。
“杰西亞少將這是怎么了?自從昨日放假回來,便一直這樣。”一名參謀端著咖啡,低聲問身邊的同僚,眼神里帶著一絲困惑。
另一人壓低聲音回應,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這可是參謀長大人啊,能讓他進入這種狀態的事情,肯定非同小可。這可是相當罕見啊!”
“雖說如此,但這時間也未免太久了吧。”那位參謀皺了皺眉,“都快一天一夜了,連飯都沒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