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父皇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為什么這么安寧?難道父皇饒恕了我們?”
“息事寧人。”
“息事寧人?”
齊豐很驚駭,“一個擅自離職攻打京城的大逆不道之人事后還能逍遙,這不是挑戰皇權?挑戰國法?父皇怎么向君臣與民眾交待?”
“內憂外患之時,只能將目光集中到外寇身上,掃平外寇才有精力制裁內患。”
“我借了呼延況的光?”
“是的,大人,大人是借了呼延況的光。
后周這幾年經濟發達,財力雄厚,人丁興旺,這一切都推動他迅速完成統一大業。”
“父皇已意識到后夏的危險?”
“他未意識到但吳階意識到了。
吳階深知蘇越死后,呼延況誰都不懼,他每次攻打后夏就如同玩一次小游戲。”
“怨父皇,他為何偏聽偏信?”
“吳階將他看透,將他當成五歲頑童,除了玩就是玩。
所以,吳階將朝中一切事物包攬起來隨意玩弄。
兩個人各有所想各取所得。”
“我恨不能將吳階一刀宰了!”
“大人是宰不了吳階的,豈止是大人?多少人恨吳階恨得牙根直,想殺掉他解心中之恨,可是誰又殺得了?”
“殺個蘇越那么容易,殺個吳階就殺不了嗎?”
“那當然,蘇越手握重兵皇帝一直擔心他謀反,又有吳階在旁邊側敲,沒有頭腦的皇上馬上就進了套。”
“吳階能扳動皇帝殺掉功臣蘇越,可是誰能扳動皇帝殺掉吳階呢?”
“朝中那些諫士早就被吳階擠出朝庭,不是降職就是流放。
前前后后,一共有一百多人被他打壓,哪還有人敢扳他?”
“后夏所有的政務就得聽吳階的了,此局面無法改變嗎?”
“大人怎么看不出當今之事?你之所以要清君側?不就是看吳階把持朝政嗎?為了扭轉大局你已經作了犧牲和嘗試。
事實證明,無人能動吳階只等你的父皇卸任。”
“恨死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