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午,元英收到皇詔:
命元英為大將軍,率一千人馬去搶修沒有完工的地道。
收到詔命后元英決定即刻進京整理隊伍,準備好行裝后她先向樸羅大師告別。
“謝樸羅大師的悉心栽培,徒兒若有出頭之日定報大師恩德!”
元英俯伏于地,眼里滿是淚。
“報恩之事不要掛在嘴上,為國立功才是大事。
徒兒定要繼承你父的優良品行,英勇殺敵。”
“謝大師!”
“免禮!”
元英打點好行囊帶著從靜云寺跑到龍泉山來的小白狐共同坐在了馬上,說起這個小白狐元英很是感嘆。
因情況緊急離開靜云寺向龍泉山轉移時她沒有帶這只小白狐,這只小白狐竟然在第二天早晨奇跡般跑了三十多里地追到了龍泉山。
如此忠誠的小白狐元英感動不已因此更加疼愛它,將它起名為“妙妙”
。
坐在高高的馬背上,元英似乎體會了一個將軍的威嚴。
父親領兵打仗既威風又豪氣,現在,她雖不是什么大將軍也在領兵啊!
上任當日,元英帶領著一千名士兵向晉陽城南郊的柳家寨疾速進發。
很快,一千人的隊伍來到了柳家寨地下暗道的入口處。
這個入口處的旁邊有一個青石刻成的地標,上面標有“柳家寨”
三個黑體字,這三個字非常的醒目一百米遠就能看到。
這個入口距呼延況的營地大約有二十多里路,若搶修工作進展順利是不會驚動呼延況的。
元英點燃松火進入地道,她身后的一干人馬順著坡路向下走去。
當年蘇越將軍為了安全起見在洞口處修的是坡路,這條暗道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狹窄,寬闊得能容八個人并排行走。
也不像元英想像中的那樣低矮,無論多高的個子完全可以挺直身子,如同在地面上走一樣。
一千人很快進入暗道,他們每五個人拿著一個火把個個手拿快鏟。
元英為一千中軍制定的口號是“搶時奪秒,越快越好!”
地道必須接出五百米才能接通晉陽城,元英估算了一下,兩人挖一米,一千人的隊伍需要多長時間,最后她決定兩天半完成接龍。
在她的鼓動下,一千名中軍不動聲色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