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我問你,你是不是確定有人在背后慫恿,并且把他們聯合在一起?”
“是。”
“那我再問你,拆遷獲利的是誰?”
“當然是被拆的人。”
“那就對了呀。”
曾黎道:“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拆遷,對他們來說,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是突然不拆了。
比如三條巷。”
“他們明明知道你已經拿三條巷立威,可還是敢坐地起價,無非就是覺得,他們聯合在一起,能拿捏你唄。”
“那你就繼續拿三條巷的解決辦法對付他們。”
宋觀潮嘆氣道:“沒用的,這件事情的核心不在于重新規劃高鐵路線。”
“就算我這次硬氣的拒絕他們坐地起價,可下一次重新規劃路線還是會遇見拆遷問題,還是會有人繼續慫恿。”
“這辦法治標不治本。”
曾黎道:“所以說你笨呀。”
“我是讓你拿不拆和他們談,不是真的讓你不拆。”
“而且你核心也弄錯了。”
“核心不是背后慫恿的人,而是這些居民。”
“他們也在賭,賭你一定會同意漲價。
而且因為他們聯合在一起,所以根本不認為你敢把他們全部拒了。
因為那樣做的代價太大。”
“在他們的認知中,你不會拒絕,只會談判。”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拿著合同去找他們。
一份同意拆遷的合同,一份拒絕拆遷的合同。”
“沒有三條巷七天的時間給他們選擇,讓他們現場就做出決定。”
聽到這里,宋觀潮眼前一亮。
曾黎道:“你覺得他們會選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