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帽,是籃球場上用最直接的手段攔截對方的進攻、是最能振奮人心、提升士氣的防守方式之一
這項技術需要封蓋人能夠敏銳的判斷出對手出手的時機,需要有極為快速的反應、靈活的身體,還需要一雙異于常人的長臂或者恐怖的彈跳,否則先天條件不夠的情況下,就已經無法成為一名好的蓋帽者。
這么一看,蓋帽先決條件如此困難,那么擁有一名蓋帽能力出眾的球員肯定能很好地提升一支隊伍的防守,給予對手進攻壓力,蓋帽越多的球員就一定防守好。
但是世事無絕對,誠然哈基姆·奧拉朱旺、迪肯貝·穆托姆博這樣的“蓋帽大師”都是頂級內線防守者,都是能撐起一支球隊防守體系的核心球員。可是在現在,有不少球員為了說數據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比如說馬庫斯·坎比,這家伙在二年級的時候單賽季有過3。7個蓋帽,但是從未有人認為他是聯盟頂級的護筐高手,因為他會故意留給對方沖擊籃筐的機會,自己讓到側面甚至后面去追求封蓋數據。
這樣雖然會得到好看的數據,但是球隊的防守陣型也會被撕的稀巴爛,起不到丁點的正面防守效果。
這樣的球員還有像是以后的“大白邊”懷特賽德,這小子在開拓者場均能拿15。5分13。5個籃板2。9次蓋帽,但是依然只能拿一份底薪。
原因就是他刷數據刷的已經影響球隊攻防兩端的節奏了,經常不聽教練指揮亂跑位,眼里只有數據,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了蓋帽完全不顧防守陣型,經常失位,讓隊友的努力付諸東流。
反觀活塞隊曾經有個狠人,他的生涯場均蓋帽0。9個,巔峰賽季蓋帽1。4個,但是歷史節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這是十年內唯一一次防守低于聯盟平均水平的冠軍球隊。
2002年洛杉磯湖人,進攻效率再度上升至第二,防守效率回到了第七位。
2003年圣安東尼奧馬刺,進攻效率聯盟第七,防守效率聯盟第三。
從這組數據來看,常規賽攻比守強的球隊有4支、守比攻強的有5支,攻守一樣最好的則是96公牛。
但是常規賽和季后賽不同,好比01年湖人的防守效率由于內訌聯盟倒數,但是一進入季后賽后,鯊魚和科比馬上就好好打球了,防守效率回歸聯盟頂尖。
總結起來就是:第一,喜歡進攻的球隊節奏更快(跑轟太陽,但是現在還沒有),但是季后賽是個慢節奏的舞臺,他們很難適應這樣的轉變。
第二,防守強隊相對于進攻強隊更加穩定,就像是之前說過的那樣:“投籃可能會失準,但是防守永遠不會背叛我們。”
進攻有上限,防守無下限!
第三,防守大隊的紀律性更好,團隊凝聚力更強。
“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的進攻執教能力天下皆知,但他于80年代在雄鹿任教的11年里,把這支無緣季后賽的球隊多次帶到了東部決賽的舞臺。
這依靠的是什么?不是進攻而是防守!
為此,他也進行過總結:進攻強隊需要的不是細致的戰術,而是激發隊員們的天分,給他們一定程度的自由,他們就會自然狂野起來。因為人人都愛進攻。
但防守強隊,則需要更細致的戰術安排,大家更勇于犧牲,比進攻更多投入自己的心血。所以,一支防守強隊,更團結,更像是一支鐵血之師。
喜歡nba:我以控衛封神請大家收藏:(。aiwx。)nba:我以控衛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