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長時間的競技狀態,既是對運動員身體上的考驗,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磨礪。
nba的常規賽比賽大多數時候,不論是對球員,還是對觀眾來講,都是枯燥且無聊的,所以常規賽的上座率是遠遠比不上季后賽的球館上座率。
對于熱火隊的球員來說,最近的比賽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除了在23號做客克利夫蘭的那場客場之旅打到了最后時刻,其他面對凱爾特人、猛龍和尼克斯的比賽,最終分差都在15分以上。
至于為什么和騎士隊打到了最后時刻,那是因為胡思睿缺席了該場比賽。
22號在紐約打完客場后,萊利在球員健康問題的考慮下,選擇了第二天讓胡思睿輪休,不用再飛往克城打背靠背。
再加上臨近圣誕節,戴琳斯一家都邀請他過節日,所以胡思睿就留在了紐約,沒有回邁阿密。
……
基督教是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亦稱耶穌圣誕節、主降生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圣誕瞻禮。
而關于耶穌誕生的日期,《圣經》并無記載。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
只因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圣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恒的太陽。
所以這波屬于是基督教徒強行拉上“太陽神”來單方面湊熱度,來紀念他們教義中拯救世人苦難的上帝耶和華之子耶穌了。
但是管他洋節土節,對于胡思睿來講,只要能放假就是好節!熱火的賽程排得十分人性化,從24號到26號全都沒有比賽。
再加上輪休的這一天,胡思睿總算有了除傷病原因外,這來之不易的四天假期。
但并不是所有球隊都像熱火隊一樣幸運的。
中國春節都知道表演春晚等一些娛樂節目;圣誕節作為“美國春節”,nba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天然的熱度。
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nba就有了在圣誕夜推出重量級比賽的傳統。他們會只安排幾支重量級的球隊在圣誕節當天比賽,而這些比賽則被稱為“圣誕大戰”。
這種經營思路在當時顯得相當超前。在電視轉播盛行后,圣誕夜看精彩nba直播更是成了美國人的一項傳統。(也不是那么普及哈,畢竟也不是每個美國人都喜歡看籃球)
在此之前,最經典的兩場“圣誕大戰”都有“神算子”帕特·萊利的參與。
第一場就是1992年,在芝加哥聯合中心展開的那場經典決戰,由聯盟霸主公牛隊迎戰上一年東部半決賽中,血戰7場的對手紐約尼克斯隊。
帕特·萊利所提倡的鐵血防守歷來令菲爾·杰克遜大感頭痛。
但萊利培養出的“紐約黑幫”和他們的“老師”——過去底特律那群“壞孩子”的骯臟球風并不相同。
驕傲的紐約人從來不屑采用有悖運動道德的方式來獲取勝利。他們而是近乎變態地強調身體對抗、非常重視位置的爭奪。
五人之間的輪轉換位和協防補位堪稱無可挑剔,能極大限度地阻斷公牛隊三角進攻最強調的球路流動,并限制喬丹和皮蓬超強卓絕的個人單打。
(參考活塞隊的“喬丹法則”。查克·戴利:“今晚我要在喬丹的身上看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