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至七月十四夜。
‘七’乃復(fù)生之?dāng)?shù),代表著生死交迭。‘十四’代表著輪回,意味著周期。
夜里,唐家老少找不到四歲的老三唐全壽不見了蹤影。
唐義把家里所有的家丁,婢女都散出去找人,田間路頭到處去找。兩人一伙,舉著火把,把村子整個搜了一個遍,還是沒有找到。
唐義一路往北找,然后又沿著河往東去,遠(yuǎn)遠(yuǎn)聽到了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響。趕忙過去,在村北河邊的樹底下隱約看見個孩子,那孩子正在在河邊刨泥,嘴里嘟嘟囔囔。
走過去一看背影,竟然真的就是自家的土蛋。唐義心中又急又惱,正要過去伸巴掌教訓(xùn)一下這個不聽話的東西,可是走近了一聽,土蛋稚嫩的聲音重復(fù)著:“忘川橋下,奈何碼頭,我的東西在那里。得殺親證魔,必須殺親證魔……”手不停地在河邊泥沙里刨。唐義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顫抖聲音,輕聲呼喚了一聲:“土蛋——?”土蛋一回頭,雙眼泛著黑紅黑紅的光芒,嘴角帶著一絲嘲諷的笑容。
…………
剛?cè)肭锊痪茫绾筇炜找廊粷庠茲L滾,細(xì)雨霏霏,好似后面還有一場大雨臨近。
昆侖山玄妙洞內(nèi)。
這四年以來,張玄真和程妙音在入定閉關(guān)參悟《洞玄真經(jīng)》。這本經(jīng)冊,正是八門斗法獲勝所得。
二人的神識進入《洞玄真經(jīng)》玉簡之內(nèi),猶如進入到一方域外空間,內(nèi)有上仙顯圣,解釋世間疾苦——天生萬物,唯人最靈,非皮囊能靈,乃神魂心智能靈,心智之所存,是物非物,無形其形,稟受于天,有情懂恩,能惡能善……引人生出度厄脫苦之心。
程妙音和張玄真參悟四年,對《洞玄真經(jīng)》這一冊參悟通透,以三十五正心,治三十五邪心,心境穩(wěn)固,得清靜,得自在。在修心養(yǎng)德方面,有所提升,可是對于提升法力修為好似很有限。
張玄真此刻正打算從頭至尾,再融會貫通一次,便以神識連接玉簡,觀《洞玄真經(jīng)》的自成神識空間之內(nèi),領(lǐng)悟參想。忽然張玄真的神魂不受控制地開始閃動銀色靈光,那股光源雖然來自神魂,但似乎并非神魂感應(yīng),而是來自神魂內(nèi)部的感應(yīng)。緊接著《洞玄真經(jīng)》空間內(nèi),也有一物靈光閃動,閃動的韻律節(jié)奏,竟然和張玄真神魂閃動,完全一致,相應(yīng)相合,彼此呼應(yīng),共鳴共振。
張玄真?zhèn)饕簦骸澳镒樱疑窕曛杏腥鹫罪@現(xiàn),似乎有突破一絲大道玄機的希望。”
程妙音既好奇又高興,傳音回復(fù):“是何大道玄機?夫君快講給我聽聽。”
“我本以為《洞玄真經(jīng)》只是修德正心的經(jīng)文,沒想到內(nèi)藏玄機。此刻我的神魂正與《洞玄真經(jīng)》共鳴共振。”
程妙音反觀內(nèi)視,掃遍自己的神魂,丹田和神室,卻毫無反應(yīng),疑惑問道:“夫君,怎么我體內(nèi)沒有反應(yīng)?”
“我現(xiàn)在還不太清楚,這瑞光到底是因何而生……”還未等張玄真把話說完,就在其神室之內(nèi),道紋金光之處,一枚玉簡,憑空浮現(xiàn),玉簡上生出七彩霞光,神秘符文在玉簡上流動,神室內(nèi)張玄真的道紋之光跟隨這枚玉簡,熠熠生輝,靈光大放,仿佛兩個生命你唱我和的神念交匯。
兩個人沒有料到,此物引動了洞外的天際異象。
風(fēng)云際會,數(shù)道神光撕破烏云,直落在玄妙洞上。
靈光化作金花,在天宇和玄妙洞之間,連接起一道五彩通道,華光生輝。
風(fēng)卷云舒動太玄,地出神兆涌光泉,四方縹緲舞青鸞。
仙寶照心誠叩納,發(fā)橫天貫地光華。朗神云,金焰墜,降神霞。
連接天地的光柱直照到張玄真的百會、神庭兩穴,張玄真正在反視內(nèi)觀,不便開口講話,便興奮地傳音道:“娘子,你快看!天材仙寶降世,《洞玄真經(jīng)》與我的神識相連,其中還藏有另外一枚玉簡,現(xiàn)在這枚玉簡就在我神室里的,我試試看能否取出來。”
說完,以神識托舉這枚無形其形,是物非物的玉簡,送出神室,再以靈力包裹,使玉簡蘊化成形,送出體外。
張玄真和程妙音壓抑不住心中歡喜,皆知此物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