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映在綠樹叢中,杏黃色的院墻,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朝霞之中。
寺廟的中央是大雄寶殿,他們進去后看到一位頭戴黑珠、伸手張指的如來佛祖呈現(xiàn)在他們的眼前。
旁邊還有十八羅漢、觀音菩薩等。
大雄寶殿的兩邊的偏廈特意關(guān)注了一下,沒有見到他們要找的那個。
后面的院子里的廂房元英也特意掃視過,也沒有他們的目標。
侯長海與元英沒有失望,他們不怕疲勞決心再走一個寺廟——白馬寺。
這個叫白馬寺的廟宇路程很遠,距玉泉寺三里路。
蘇碧菡與侯長海不想歇息,想一鼓作氣。
越往上登,山路越陡,越崎嶇。
除了老翁,元英與侯長海都氣喘噓噓,汗流不止。
中途他們不得不坐在地上休息。
天漸漸黑了下來,他們手中沒有照明的火把與風油燈,路線已經(jīng)看不清楚。
元英建議最好在白馬寺住一晚。
終于到了白馬寺,在白馬寺他們拜見了廟內(nèi)主持并捐了銀子。
他們受到了白馬寺主持的熱情款待,他們吃了齋飯睡上了齋床。
只是元英與侯長海并未發(fā)現(xiàn)紀思元的身影。
“紀思元如此狡滑他能呆在下面嗎?”
元英對侯長海說,“他一定在山頂上躲著呢!”
“也是,一般人很難登上山頂。”
“五百多丈高,得走多長時間?”
第二日早晨,吃過早飯三個人又開始爬山。
從半山腰開始,廟宇多了起來,離得近的只有半里路。
等到中午他們已經(jīng)走了十個。
這時,放牛老翁嘆著氣說道:“還有一個廟了,這個廟沒在半山腰在山頂上呢,不知有沒有你們要找的那個人。”
“也許他就在山頂?shù)哪莻€廟里。”
元英估摸著,既然宋之云說紀思元在嵩山,那么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