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厲風(fēng)行的三個人又捆在一起,踏上尋找呂進(jìn)之路。
他們的第一目標(biāo)就是呂進(jìn)的老窩,馭虎山莊。
無論呂進(jìn)此時在不在馭虎山莊,他們都得去,他們只能在馭虎山莊尋找呂進(jìn)的蛛絲馬跡,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三個人都化了裝,在將馬停在馭虎山莊附近的客棧后元英是挑著兩個食箱賣燒餅的老翁,岳陽變成了挑著扁擔(dān)賣簸箕和籮筐的小商販,侯長海呢,賣凳子,扁擔(dān)兩邊用繩子吊著幾個方凳。
三個人嘀了馬掛,搖搖晃晃地走進(jìn)了馭虎山莊。
馭虎山莊在馭虎山的山腳下,人口并不多。
稀稀落落的房屋散落在谷底與山坡上。
在村頭的一棵大柳樹下,三個人坐了下來。
這時,岳陽舉著手鼓掐著節(jié)奏搖了起來,“出動,出動,出出動”
,呼喚人們出來購貨。
這時的侯長海滿臉大汗,因為凳子太沉,他覺有點兒累:“不賣凳子賣啥?實在別無可賣。”
“我估計我們的貨有人看不一定有人買,”
岳陽不太樂觀地說,“即便如此,也是我們的勝利,這個地方太窮了。”
“你怎么這么看?”
元英問,“貧窮有標(biāo)志嗎?
“交通不便,地方偏僻,沒什么特產(chǎn)。”
岳陽數(shù)出幾條,說出馭虎山莊窮的原因。
“當(dāng)年馭虎山莊可是赫赫有名的江湖門派,這里的人一般都武藝高強(qiáng),不是靠土地吃飯。”
“他們還算富裕?”
“富裕不敢說,可不是太窮。”
“沒人買更好,我們也不是真的來賣這些東西的。
我們挑著這些東西不過是晃子,是來了解情況的。”
岳陽自我解勸道,“不用換招牌了!”
說話間,村子里眼尖的人看到了他們,有幾個老婦人向他們走了過來,其中的一個手里還牽著一個大約五歲的小男孩。
“大娘,你買什么?”
岳陽對那個走在前面手里牽著一個小男孩的老婦人客氣地問。
“看看凳子。”
“啊,看凳子,看吧!”
侯長海將拴著凳子的繩子解開,將凳子一一擺好讓老婦人看。
然后說,“結(jié)實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