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如此重要的信息,元英的激動之情一定無法言喻。
由此,她越發的覺得是沈秋荷給她帶來了好運。
若沈秋荷那日不逃離虎口,就不會與他們狹路相逢。
若沒有他們的狹路相逢他們就不會停滯在徐州。
若不停留在徐州,就不會有沈秋荷的以身相許。
若沒有以身相許,就不會有后來的千里相送。
若沒有千里相送,就不會有吳階的蛛絲馬跡。
這一切,竟如此絲絲緊扣,如此緊密銜接。
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讓人意想不到。
看情況,再談下去也就這些信息了,這些信息也足夠用了。
元英決定辭別吳秀,在辭退別前她又細問了一下吳階家族的近況:“吳階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叫什么名字?”
“哥哥叫吳鄭,弟弟叫吳郊。”
“名字還怪吉利的。”
“書香門弟啊,可不是普通百姓。”
“他們哥仨與他們的家族有來往嗎?”
“這個嘛,我一天忙忙碌碌不太清楚。
但吳階肯定不會與他的家族來往的,他棄城逃跑,怕別人罵他。
“哎……”
這時的吳秀突然想到了什么,“吳鄭的夫人的娘家是窯灣村的,姓趙。”
“吳鄭的夫人一定得回家探親啦!”
“差不多。
她的老母親還在,她有可能回來探視。”
這時,元英突然想到臨漳城吳階的線人趙環。
聽說這個人是吳階的表弟,難不成趙環與吳鄭的夫人是一家的?她很想問趙環認識不?又怕她問得如此細致引發吳秀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