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醉香樓的一個小別院,三名主犯的家屬正在商議一個重大的事宜:三名主犯是繼續(xù)留在宛城還是讓他們回來?
追查三名主犯的告示貼滿了城墻,滿城的人都知道三名主犯在逃,但是沒人聽到三名主犯的一點兒消息,此事漸漸地在人們的心中淡漠下來。
嚴冬已到,三名主犯的家屬深知他們的父親逃出大牢實屬不易不能讓他們凍死在寒冷的北疆。邵泉率先提出接回父親們的建議。
回答是不一樣的,呂震認為風頭還沒有下去,暫時不接待風頭過去后再議。徐光耀不置可否。
不多久,邵泉再次找到兩名家屬商議接回父親的事。
這時他們的回答是:接到南方去,讓他們留在南方的某地隱姓埋名。
很快他們達成一致,三名家屬各派一名家丁暗中去宛城轉移他們的父親。
三名家丁到了宛城后不但沒有見到自己要見的人,還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徐洪等三人已經逃走。
三名家丁將此行的結果向三家兒子作了匯報,三家的兒子頓時大驚,他們都覺得齊豐是在打埋伏,在玩心眼,三個人的父親根本就沒有回來。
徐光耀說:“咋這么巧,我們去接他們他們就逃跑了呢?”
“不可能!”呂震也不相信齊豐的話,“他一定是另有打算將我們的父親隱藏起來。”
邵泉也有同感:“齊豐怕劫獄之事敗露不肯將我們的父親交出。”
徐光耀有些悲傷:“如果這樣,我們的父親只能在寒冷的北部度過他們的余生了。”
呂震痛苦地說:“在北部生活無異于蹲大獄,坐班房。”
長久的沉默后,邵泉拍案:“不能讓我們的父親在北部悲慘地死去,我們派高人去宛城暗訪,我們能將他們從壁壘森嚴的刑部牢房劫走,我們也能派人將他們從齊豐的眼皮子底下救出。”
“可惜,我手中無高人。”徐光耀對邵泉說,“你若能找到我愿花重金。”
“高人會有的,”邵泉道:“我派人四下打探不信找不到一名高手。”
“我們出多少錢合適呢?”徐光耀問。
邵泉道:“我們每家出二百兩銀子,沒有六百兩銀子很難打動高手。”
“六百兩就六百兩吧!”徐光耀同意了邵泉提的建議,“等你找到高手后我們再商量首付多少。”
初步談妥后三個人分別離開了醉香樓。
一個天色灰暗的早上,囚在云浮宮的蘇碧婉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蘇碧婉因惦記年幼的兒子沒有在娘家滅門后選擇自盡,在冷宮里一點一點地熬著日子,盼望兒子長大成人,但她的愿望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