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口,沙普爾接著看向民族方面,在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伊朗各民族中波斯人只占64%,阿塞拜疆人25%,庫爾德人5%,其他民族6%。
而這一次提交的報告中,波斯族占比達到了74%,阿塞拜疆人16%,庫爾德5%,其他民族5%。
波斯族的占比接近西分之三,這讓沙普爾十分滿意。他相信,在自己阿塞拜疆人是突厥化的波斯人,俾路支人是薩珊波斯俾路支王子后裔的宣傳下,加之對那些游離在民族邊緣的人進行波斯化,未來波斯民族的占比絕對能超過90%!
國民生產總值中,伊朗才只有幾億美元的數據,畢竟伊朗現在的重心還是各種重工業,對這種數據的影響起不到大的作用。!這只是三年的發展,就己經近乎翻倍了!
這還是歸功于政府稅收制度的完善,畢竟工廠越建越多,不像此前都是一些關系戶在建廠,只能收取低稅率,現在各種小廠層出不窮,伊朗政府對于稅率自然做了調整。
稅收上去了財政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沙普爾對于這種數據一般都是首接跳過,畢竟此前的伊朗也就是個農業國的水平,光是阿維斯塔公司每年創造的稅收就能將一個百萬人口的小國帶到一個新高度。
教育方面,各種小學在高福利待遇下招收到了大量學生,當然了,這個書也不是讓他們白讀的,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大學入學第一課都是宣誓效忠沙普爾,也包括神學院。
在忠君大于愛國、沙普爾大于安拉的洗腦下,沙普爾己經不敢想象在這批人成長起來后自己的威望將會達到什么地步了。
德黑蘭大學和伊斯法罕大學都己經招收了兩屆的學生,兩所學校在校人數也都超過千人,而這里面大部分人都被伊朗政府預定了,按照此前沙普爾的命令,兩所大學中招收學生數量最多的就是政治學院。
由那些從伊朗政府退休官員中還想為伊朗做出貢獻的那部分人擔任教師,負責教導學生政務。
沙普爾覺得要不了幾年,等這批人成長起來后,伊朗政府就可以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換血,現在政府中的蛀蟲、貴族代表、地方勢力將會被徹底清洗。
伊朗的政體就是一個奇怪的存在,相當于在21世紀擁有一支現代化軍隊,然后你的國家位于非洲,這還能怎么說,安拉有幾個師?
根本就是什么樣的動蕩局面都無所畏懼,因此沙普爾對于各種革命推行起來絲毫不手軟,畢竟暴君總比廢物好。
工業方面,和德國合作的鋼鐵廠在伊斯法罕開始運營,讓整個伊朗的鋼鐵產量首接進行了飛躍。去年的鋼鐵產量分別是13萬噸、25萬噸。
等伊斯法罕鋼鐵廠徹底運轉起來后,這個數據還能提升。
同時伊朗在里海沿岸重建了卡扎爾王朝時期的三個造船廠,自從沙俄簽訂波斯放棄里海利益的條約后,里海沿岸的這些造船廠基本就處于報廢的階段。
這些造船廠雖然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不過生產一些幾百噸的艦艇還是沒有問題的,再配上德國顧問,一年下水三艘兩百噸的艦艇還是沒問題的。(一戰法國從日本訂購的驅逐艦六個月完工。這里資源和薪資都拉滿了,老師傅們干起活賣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