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伊朗德黑蘭古列斯坦宮內,沙普爾在今天召開了一場會議。
會議主題就是和葡萄牙的戰爭!
戰爭在所難免,葡萄牙人覺得有英法支持,有膽子與伊朗叫板那簡首就是自尋死路。
殊不知伊朗早就和英國達成秘密合作了。
早在事件開始后的第一時間,伊朗政府就找上了英國政府。
伊朗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奪取殖民地!
而英國必須保證在即將、可能發生的戰爭中英國不會付出實際行動支持葡萄牙!
而伊朗給出的好處也十分誘人,伊朗全力消滅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勢力,并且會在戰爭結束后將莫桑比克轉交給英國政府。
莫桑比克,那可是就在英國南非殖民地上方,并且擁有不短的海岸線。
一但英國獲得莫桑比克,那英屬印度與東方前往南非的商船就可以少走一段海路。
并且擁有一個新的殖民地也能為英國獲得巨大的利益。
這在如今的英國看來,是穩賺不賠的。
而之所以英國不出手將歐洲一些小國的殖民地搶下。
那還不是因為歐洲局勢復雜,一但英國隨意出手,那帶來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或許歐洲的一些小國將會徹底覆滅,或者喪失海外殖民地,必然會引發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戰爭。
這可不是現在的英國愿意看到的!
可伊朗不一樣,作為一個與德國交好的新國家,而且還與英國關系不錯,這樣一個新勢力主動將葡萄牙的殖民地轉交給英國。
德國也無法借機發難。
對于英國來說,穩賺不賠就是了。
會議上。
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互相對視,雙方都看對方不順眼。
伊朗文官集團覺得這些武將天天喊著打仗,影響伊朗的發展,畢竟一但開戰,那就代表著伊朗的發展會受到影響。
此前與俄國的戰爭就是這樣。
雖然沒有產生大的影響,可政府控制的幾十萬奴隸有大部分都被戰爭部調走運輸物資。
導致一些工程的進度減慢,比如修路鋪橋之類的。
現在與葡萄牙之間的戰爭極有可能是海戰,如果說陸戰是傷人傷錢,海戰可就是傷錢傷人。
每一艘戰艦那可都是幾百萬里亞爾,這些戰艦損壞了,還不是要政府出錢重新建造。
沙普爾看著雙方那奇怪的氛圍,主動開口道:“咳咳,首相大人不用在意,與葡萄牙的戰爭不會花費政府一分錢,皇室會承擔戰爭的一切花銷。”
拉夫桑賈尼聽著沙普爾的話,無奈的想道,上次也是這樣說的。
可那兩年德國給的貸款可大部分都給了戰爭部,伊朗政府方面得到的可謂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