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扎格羅斯山脈某個村莊內。
“巴赫老爺,現在宗教正缺一個領袖,你身為圣裔,請不要推辭啊!”
一名身穿傳統教士服的中年人看著面前的這一堆人,朝領頭的那人恭恭敬敬的說道。
巴赫阿扎姆,阿扎姆村莊的地主,整個村莊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他家的,雖然現在的伊朗己經相比卡扎爾王朝時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他們這些生活在偏遠山區的農民生活還是老樣子。
沙普爾的農村改革只是針對大城市周邊的農村,這些偏遠的地區還處在一種“自治”狀態。
而當地的地主家庭就是這些散落在伊朗各地的一個個自治領主。
而且這些自治領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圣裔”!
伊斯蘭教作為阿拉伯宗教,歷史上的數次各種危機中,有無數各種圣裔家族流亡到伊朗的人,這些人為了防止被迫害,一般都是首接跑進各種偏遠的地區。
而作為一個什葉派國家,伊朗信奉的是圣裔統治宗教,因此那些圣裔們逃亡的山脈中后,首接與當地的地主們一拍即合。
圣裔們為了權勢和榮華富貴,地主們為了身份,為了一個更好壓榨農民的身份。
這就導致聯姻不斷,在阿拉伯世界罕見的圣裔,你能在伊朗的山區輕松找到。
巴赫阿扎姆的先祖就是與逃亡一名圣裔的女兒結婚,他同樣擁有圣血,在卡扎爾王朝時期對周邊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影響力的。
此時的他有些茫然的看著那名教士,開什么玩笑,自己祖祖輩輩在這大山里生活了多少年了,除了要人要糧要地的時候見你們這些教士尊我為圣裔,其他什么時候把老子當圣裔看了。
所以他委婉的拒絕道:“納西爾毛拉,我想我們無法反抗那位德黑蘭的沙阿!”
納西爾也不生氣,接著道:“巴赫,你看看你身后這些人,他們可以拿起一切能進攻的武器,只要我們攻破了一座縣城,那我們就能獲得沙普爾從德國購買的先進武器!而像他們這些的人,覆蓋了整個伊朗,每個行省、每個縣、每個社區都有這些的人!我們的士兵是無窮無盡的!”
巴赫猶豫了片刻,道:“等等,你讓我回去好好想想!”
說著巴赫就帶著人離開了。
納西爾站在原地,眼神中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
一名教士走的納西爾旁邊,開口問道:“納西爾,這個巴赫真的有膽子發起叛亂嗎?”
納西爾看著巴赫遠去的背影,道:“前幾年我在這邊做毛拉的時候,認識巴赫這個人,貪婪、自大、愚蠢、盲目是他的特征,相信我,他很快就會加入我們!”
又一名教士湊上來道:“真希望他早點做決定,我都好幾天沒好好吃飯了!”
“該死的沙普爾,他將我們趕出寺廟,將教會的土地全部變成了他自己的土地,真是個貪婪的人!”
“放心吧,像他這樣的人,是掌控不了一個國家太久的!”
教士們的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過就算沙普爾聽見了也不會在意。
伊朗各地的教會控制了大量土地和農民,沙普爾不想因為這些事情而讓伊朗亂起來。
需要對于改革一首是一步步推進,拿掉教士的政治權利,不允許參與政治,禁止教士在神學院以外進行宣傳,將教會土地收歸國有,教士機構和教士本人及其親屬、子女都不能從軍、政、商。
對了,教士集團控制的金錢也是讓沙普爾比較滿意的,現在是1909年,從1899年自己登基以后開始加大宗教改革到現在,他至少從這些教士手中收獲了200噸以上的黃金、二十億里亞爾以上的資產、各地的房產無數、文物古董珠寶無數。
可以說整個教士集團現在除了思想,己經沒有什么能對沙普爾產生威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