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印度邊境的俾路支武裝越過邊境線,進入伊朗境內,此前宗教革命中逃到中亞的教士們在俄國人的支持下也重新回到了伊朗。
280萬以上,超過五分之一的伊朗人位于叛亂地帶。
古列斯坦宮內,沙普爾與戰爭部的各位上將,皇家安全局的負責人阿克巴爾正在召開會議。
看著阿克巴爾遞過來的皇家安全局情報,沙普爾語氣莫名的說道:“你是說此前連守備軍都打不過的叛軍現在擊敗了我的皇家陸軍?”
根據皇家安全局在伊朗東部的情報人員調查,目前駐扎在錫斯坦省的伊朗皇家陸軍第十一師在叛軍的迷惑下,于開戰之初就被占領了裝備庫,并且被俾路支人擊敗,從錫斯坦東部退守到了北部的錫斯坦省首府扎黑丹。
另外呼羅珊省接近沙俄部分有大量宗教分子涌入,在這些人的號召下,一部分教士裹挾著大量民眾攻占了各個城市。
幸好沙普爾此前的重心一首放在伊朗的中西部,阿維斯塔王朝建國以來發展的一切基本都在以德黑蘭、伊斯法罕、胡齊斯坦組成的工業弧線上。
阿克巴爾無奈的說道:“陛下,根據皇家安全局錫斯坦分局人員的調查,大約有六千名英屬印度俾路支部落軍和近千名英國軍隊非法進入帝國,那些俾路支人與英國人達成和解,在英國人的幫助下裝備了比以往更先進的武器,利用此前與英國人的戰爭經驗偷襲了十一師。”
沙普爾將情報放下,不耐煩的說道:“英國佬,維多利亞都己經死了他們還不安分,區區二十萬俾路支人就敢反抗帝國,霍斯洛維,戰爭部即刻將駐扎在法爾斯省的第九師派往錫斯坦地區平叛。伊斯法罕的第二師,庫姆的第八師進入呼羅珊省,此前的羈縻統治己經是我對他們的最大讓步,既然他們不知好歹,那就別怪帝國的火炮落在他們頭上。”
“戰爭部派遣特派員進入叛亂地區,安撫那部分效忠于我的人,再從叛亂地區接壤的省份抽調一部分守備軍吧,戰爭部下去安排,我不希望這場叛亂持續太久,那些反叛我的人都該被吊死。”
沙普爾不耐煩的安排著平叛事宜,至于具體的平叛方案自然是戰爭部下去以后自己去商議,不然沙普爾養著戰爭部本部這么多人做什么。
這次的叛亂打亂了沙普爾原先的計劃,讓此前一首將伊朗陸軍主要防守力量放在伊朗西部的沙普爾不得不從中部調兵前往東部平叛,英俄兩國的發難更讓他氣憤。
不過氣憤歸氣憤,他大致能判斷出英俄兩國的意圖,沙俄無非是因為伊朗將他們的勢力驅逐,這次叛亂如果伊朗不處理好,英俄瓜分伊朗的歷史就會重演。
英國方面,沙普爾覺得他們應該是在對伊朗進行試探,畢竟此前英國對卡扎爾王朝的戰略規劃就經過了三次變遷。從扶持卡扎爾王朝抵御沙俄在中東和阿富汗的擴張,避免沙俄接近英屬印度,到控制伊朗,自己抵御俄國,再到和沙俄共分伊朗。
說到底英國對卡扎爾王朝的一切決策都是為了英屬印度,因此沙普爾判斷,只要伊朗完美度過這次叛亂,英國將會重啟聯伊抗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