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沙俄轉向越晚對伊朗好處越大。
會議上,伊朗主動放棄在格魯吉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占領區。
改為在格魯吉亞、烏茲別克斯坦兩地擁有外交豁免權。以占領區換取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蘇爾漢河地區、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建立伊租界。
此舉一出,著實是讓沙俄顏面徹底被掃進垃圾桶。
使得沙俄成為了歐美列強中第一個被別國在自己領土上設立租界的國家。
巴庫伊俄條約,共有正約十款,附約兩款。
第一條,伊朗皇帝陛下與全俄羅斯皇帝陛下間、及兩國并兩國臣民間,當和平親睦。
第二條,沙俄承認伊朗對亞美尼亞地區、阿塞拜疆地區、土庫曼斯坦地區擁有永久統治權,并且允許伊朗公民深入里海北部經營、捕撈。
第三條,沙俄政府以阿富汗政府同意,向伊朗移交在阿富汗的北部勢力和一切特權,并承認伊朗在阿富汗的政治、經濟、軍事特權。且伊朗政府在接管阿富汗北部后,需對居住在當地的俄國人、他們的財產權,給予完全尊重
第西條,沙俄的烏茲別克斯坦向伊朗開放,由兩國共管。且在烏茲別克斯坦政權平穩時期,兩國禁止在烏茲別克駐軍。
第五條,居住在割讓區的俄羅斯民族有權利將財產出售,回歸俄羅斯,且伊朗政府不得加以干涉。
…
第十條,伊朗政府與沙俄政府廢除一切卡扎爾王朝時期簽定條約。
(找名字太麻煩了,大部分地方都會用現代劃分)
與巴庫日俄條約相比,伊朗這份條約是真的從沙俄嘴里摳出一塊肉來了。
日俄條約好歹還規定雙方條約簽定后歸還一切俘虜,可伊俄條約根本沒提到俘虜。
一年多的戰爭中,伊朗俘虜了近十萬俄軍士兵,而沙俄方面只俘虜了一千三百余名伊朗士兵,這其中還都是阿拉伯人,真正的伊朗民族一個沒有。
再看看日俄之間,日本俘虜七萬多人,沙俄俘虜兩千人。
可以說此戰沙俄十分之一的兵力完全被伊日兩國俘虜。
損失不可謂不大。
還損失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滿洲、朝鮮、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庫頁島及周圍各島這些地區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