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年俾路支人叛亂后,阿維斯塔公司的巴赫拉姆在沙普爾授意下,將原本屬于阿維斯塔公司的航空研究所轉移到皇家名下。
并且巴赫拉姆也因此擔任了這個研究所的負責人,雖然技術方面巴赫拉姆一點用都沒有,但對方會用人,知道什么人才該怎么用。
這一點就足夠了。
因此伊朗少數的高端人才全部集結于此,就是為了研究出飛艇和飛機!
“陛下,您前方就是帝國國產的第一批飛機了,作為帝國研發的第一款飛機,初期我們制造了十二架。
不過有西架在起飛前發現各種問題,有三架起飛后出現問題,有三架墜亡。
剩下的這兩架我們的飛行員己經完成過簡單的試飛了,并且由皇家航空研究所的專家們進行改造過,今天邀請您來就是為了讓您親自為這一批飛機賜名!”巴赫拉姆興奮的說道。
當年他所說的五年內完成制造飛艇,其中在進行到1905年后就被沙普爾叫停了,原因是德國飛艇在對俄戰爭中表現的遠沒有他的名氣那么亮眼。
沙普爾有著一個新時代的靈魂,看過許多的歐美科幻片,自然會對飛艇產生好奇,研究飛艇更多的是讓伊朗國內利用和德國人的合作鍛煉出一批飛行器方面的人才。
還有就是滿足沙普爾的好奇心,伊朗的飛艇計劃雖然被叫停,但在1906年伊朗還是成功制造了一批小型飛艇。
沙普爾甚至親自上手開過,很刺激,和坐飛機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剛跟著巴赫拉姆走進莊園深處,沙普爾就看見了兩架簡陋的飛機。
前世沙普爾或許在網絡上見過第一代飛機,但早就忘記了。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飛機太過簡陋,簡陋到沙普爾不覺得這是飛機,他反而認為這是大一點的玩具。
沙普爾覺得這飛機太簡陋了,還是比較適合放進博物館,而不是停在皇家,于是問道:“巴赫拉姆,飛機的具體研發人是誰?”
巴赫拉姆恭敬道:“陛下,是納卡加教授!”
沙普爾揮揮手,道:“將對方叫來,我有些事想和對方聊聊。”
“是,陛下!”
此時阿克巴爾還在東帝汶,因此沙普爾的身邊并沒有對方的陪同,而是一群侍衛官。
此時這些侍衛官正好奇的打量著飛機,作為伊朗社會中上層的人物,他們對于飛行器都不陌生,甚至其中大部分人都會操控飛艇。
可現在除了飛艇之外的飛行器出現了,這是他們只在報紙上見過的東西1903年美國研發出飛機。
看著這些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青年,沙普爾來了興趣,故意用一副老氣橫秋的語氣說道:“小伙子們,或許你們可以靠近點!”
“陛下萬歲!感謝您,偉大的陛下!”一個比較年輕的侍衛官第一時間道謝,然后快跑到飛機面前,仔細觀察著飛機的一切。
看著對方的樣子,沙普爾不禁開始回憶。
前世的他家境不算太好,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飛機票這種東西對于他來說都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