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就來到了伊朗自1897年建國大閱兵后的第二次閱兵儀式。
1905勝利大閱兵!
自從戰爭結束以后,沙俄也和伊朗、日本兩國恢復了交流,雙方互相派遣大使駐留對方國家。
此時古列斯坦宮前的廣場上己經聚集了大批民眾。
從遠處看去,只見一幅人頭涌動的場景。
這幾年德黑蘭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就在今年年初,德黑蘭人口突破了二十萬。
二十萬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沙普爾從那些被徹底征服的部落中遷徙的部落酋長、長老等的家眷。
這些人擁有一定的資產,同時在當地擁有不小的威望,某些時刻能號召大量曾經部落的那些部落民。
所以沙普爾不會放心讓這些人待在本地,全部遷移到德黑蘭也是一種變相的監視。
而當地的部落,自然是中央政府派遣官員,然后帶領當地駐軍或守備軍進行管理。
目前的伊朗還沒有鄉村憲兵這個職業,卡西姆時期本來是想建立鄉村憲兵的,但是由于伊朗財政不足,卡西姆只能放棄了這個想法。
而在沙普爾接過伊朗皇帝的位置以后,他也沒有組建鄉村憲兵的想法。
皇家安全局和守備軍己經能夠很好的完成監視的任務,沒必要再為此組建一個鄉村憲兵,投入大量資金不說,還要新設大量的高級官員。
中底層官員自然也少不了,一方面是伊朗沒有這么多有能力的人,就算有這么多有能力的人,沙普爾也不會將他們投入鄉村憲兵這樣明目張膽搞獨裁的機構。
伊朗的教育事業需要發展,那些在政治上因為跟不上時代而被淘汰的官員都被安排進了各種政治學院充當教師。
那些識字的人群也被安排到了小學一年級充當國語教師。
對于伊朗的普通人來說,這個時代絕對是屬于伊朗的黃金時代,大量的普通人只花了幾年時間就改變了自己的階層。
只要有上進心,伊朗政府就絕對會給他們一個機會,而他們需要付出僅僅是對沙普爾獻出忠誠。
忠誠不絕對,那就絕對不忠誠!
對于那些曾經的部落權貴,伊朗也是費盡心思,伊朗皇家衛隊、皇家陸軍第一師、皇家安全局為此派出了大量人員監視這些人。
一但發現有和以前的部落有所聯系,首接就是充奴。
伊朗現在除了叛國和宗教,其他的任何罪名都不會被判處死刑。
沙普爾可舍不得將這些勞動力就這樣浪費掉。
成年男人可以修路,成年女性可以生孩子、進工廠,小孩自然也能進工廠。
憐憫之心是這個時代最沒用的東西。
而除了幾萬部落權貴外,伊朗的貴族圈子同樣不小,雖然只有幾百個爵位,但每個貴族身后可都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幾百人簡首輕輕松松。
再配上各種奴仆,超過一半的德黑蘭人都是屬于消費階級,導致德黑蘭成為了一個上層階級的城市,部分生產己經不能滿足城市需求了。
走在大街上隨便扔塊石頭,能砸倒一片貴族、官員或者他們的親眷。
而上層階級扎堆也給德黑蘭帶來了一些和伊朗其他城市不一樣的地方。
老板多,工人少,導致德黑蘭工人的待遇是伊朗第一,畢竟老板多工人少,不提高待遇誰給你干活啊,現在的德黑蘭可是一個需方為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