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豹的跳躍事件發生沒多久后,法國政府毅然決然地向德國發出了一份公告,這份公告的言辭犀利且毫不含糊,明確地表達了法國絕對不會接受德國的外交訛詐。
然而,這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卻讓人不禁心生疑慮,因為法國僅僅承諾保障德國人在摩洛哥的安全,這顯然是一種動了歪心思的表現。
回想起這些年發生的事,類似的情況并非首次出現。
曾經的伊朗也曾做出過類似的承諾,那是在1905年,伊朗向俄國保證了俄國人在北阿富汗和西部阿富汗的安全。
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保證不過是一紙空文,毫無實際意義。
畢竟俄國的資產全都被伊朗給拿走了,除了少部分沙俄國有資產,那些私人的資產伊朗一個都沒有給沙俄留下。
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就在前兩年,伊朗還曾信誓旦旦地保證葡萄牙人在其殖民地的安全。
然而,結果如何呢?
是空空如也的葡屬果阿,是首接成為伊朗殖民地的東帝汶!
是身處地中海附近的葡萄牙國民首接就被送到了北歐的冰島挪威!
這些所謂的保證最終都成了泡影,人們的財產和權益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
有了伊朗這個活生生的前車之鑒,德國對于法國的保證自然是不屑一顧。
在德國人眼中,法國的這份承諾簡首比廢紙還要廉價,因為他們深知,人或許還在,但資產呢?誰能保證在關鍵時刻,法國不會像伊朗那樣背信棄義呢?
于是乎,兩國的談判就這樣徹底陷入了僵局之中,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凍結了一般,難以再有任何進展。
法國人的強硬態度完全出乎了德國的意料,他們原本以為法國會在某些問題上做出一些妥協,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然而,德國并沒有因此而氣餒或退縮,相反,他們決定采取更為積極的行動。于是乎,德國首接派遣了柏林號巡洋艦前往摩洛哥,以展示他們的決心和實力。
如果把豹的跳躍比作是你剛剛好不容易搶到的停車位,卻在轉眼間被別人搶走了,那么柏林號巡洋艦的到來簡首就是明目張膽地將你家的停車位寫上了別人的名字。
這可比之前的挑釁行為還要嚴重,畢竟之前的還是私下的,只要德法不說其他人就不知道細節。
可現在的行為,那幾乎可以算得上一個人盡皆知了,這種行為無疑是對法國的一種公然挑釁。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此時法國民眾們對德國的仇視情緒己經達到了何種程度。
他們對于德國的這種行徑感到無比憤怒和不滿,這種情緒在法國社會中迅速蔓延開來。
而且,現在的法蘭西與三十年后的那個法蘭西完全不同,它的骨頭還沒有變軟。
于是,在法國政府還沒有就德國柏林號巡洋艦一事做出任何正式回應之前,法國人民就己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紛紛走上街頭,開始了傳統的游行示威活動。
這些游行的民眾們情緒激昂,他們高舉著各種標語和旗幟,呼喊著口號,表達著對德國的抗議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