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齊作為新成立的伊澳礦業公司的總負責人帶著大批波斯人留在了澳洲,船隊則是澳洲帶著一批澳洲的船隊原路返回。
從西澳大利亞裝運一批礦石,至蘇門答臘購買橡膠等熱帶產物,最后從英屬印度進行人口買賣,再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回到伊朗阿巴丹。
對于沙普爾來說,澳洲的礦石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澳洲的金礦!
沙普爾前世看的小說無數,加之他的記憶力也還行,因此深深的記住了好幾個世界級金礦的位置,比如西澳大利亞珀斯附近就有一個博丁頓!
此刻的沙普爾就盯著阿維斯塔公司呈交由世界最頂級制圖員制造的最新版世界地圖,將手中精妙的波斯藍色的標記刺入第一個地點—東北新幾內亞島。
“阿克巴爾,帝國想要發展,必須擁有海外殖民地。德國作為一個不甘落后的國家,統一后的三十年里一首在尋求與國家實力對等的殖民地,可英法的帝國余暉還在,德國不可能會成功,我們和德國人的合作可以擴展到各個德屬殖民地,爭取在德國各大殖民地獲得影響力。”
阿克巴站在沙普爾身后,盯著這幅世界地圖,疑惑道:“陛下,德國會允許我們進入他們的殖民地嗎?”
沙普爾輕笑一聲,又在瑙魯做下一個標記,笑道:“中東的石油利益可不是靠著幾個殖民地就能達到的,有了薩哈油田的合作,我們己經取得了德國的好感,畢竟這樣一個世紀油田對德國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指原時空1846年巴庫第一口機械鉆井油田開始,到1948年加瓦爾油田被發現)
阿克巴爾經過沙普爾這樣一點,低下頭想了一會,這才想清楚,對于現在的德國來說,如果能控制伊朗的石油,其他的殖民地能起到的也就只剩下戰略作用了。
再次抬頭,發現沙普爾己經在東北新幾內亞、瑙魯、坦桑尼亞、喀麥隆、多哥蘭包括阿拉伯半島上的哈薩地區都做了標記。
沙普爾看著地圖上的這些德國殖民地,是真的覺得配不上德國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利益與地位根本不對等。
不由得對德國多了幾分特殊的“同情”,輕笑道:“就這些殖民地,連荷蘭、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小國都比不上。”
時間如流水,1900年很快就過去了,這一年開始,伊朗的發展開始進入正軌,與德國合作的項目開始運營,新成立的公司正在建設,阿維斯塔公司的商船在整個印度洋暢通無阻。
1901年6月,此時澳大利亞聯邦己經成立,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逝世。
而在伊朗的克爾曼、錫斯坦、霍爾木茲甘、呼羅珊西省則是爆發了起義狂潮,在英俄的支持下,宗教分子、部落民、少數民族和那些反對阿維斯塔家族統治伊朗的勢力聯合了起來。
英屬印度邊境的俾路支武裝越過邊境線,進入伊朗境內,此前宗教革命中逃到中亞的教士們在俄國人的支持下也重新回到了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