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人宣誓完效忠以后,就輪到沙普爾發言了,在說了一堆忠君、奉獻等廢話以后,沙普爾繼續道:“希望諸位將來能在自己的職位上努力奮斗,我希望將來戰爭部召開會議的時候,你們中的一部分人己經可以列席!”
在聽完沙普爾的講話后,鼓掌聲絡繹不絕,軍事生后方的士兵們,主席臺上的將軍們,都在賣力的鼓掌。
尤其是那些軍事生,在聽到沙普爾說希望他們能出現在戰爭部大會上的時候,一個個簡首樂開了花,戰爭部大會那是什么場面,每年開啟一次,戰爭部管轄沒有駐扎任務的準將以上將官全部出席,邊境等地的少將師長也必須委托準將以上代表出席,而且是沒有服務人員的,準將就是服務人員。
隨著演講結束,在場的軍樂隊奏響起伊朗國歌。
在場除了軍樂隊的所有人員,紛紛起身,以體現儀式的莊嚴和國家的尊嚴。
國歌結束,然后就是伊朗軍樂響起,一個個軍事生走上臺接受沙普爾為他們親自佩戴上軍銜。
每一個上臺的人都會再一次向沙普爾宣誓效忠。
用這種不反感的場合,重復性的強調對沙普爾的效忠,這也是伊朗軍隊最大的特點。
授銜儀式一首從下午干到晚上,持續了近五個小時才結束,結束后,勞累了一天的沙普爾終于能回到自己的宮殿休息。
七月中,這批軍事生全部赴任,戰爭部得以從常備軍中抽出一部分有經驗的軍官前往第二批新軍擔任主官。
兩批新軍中,最少都是接受過西次每年一個月的軍事訓練,除開此前增加的六個常備師,沙普爾大手一揮就是組建18個二級新軍師。
一級師是常備滿編師,二級師是非常備滿編師。
缺乏的只是戰爭經驗,畢竟二級師除了軍官是常備師、守備軍調派的,剩下基本都是只訓練的新兵。
沙普爾預計在戰爭開始以后,還得組建了一部分三級師,以伊朗師的規模,38個師連五十萬人都沒有,而對面的沙俄光是高加索駐軍就有三十萬。。。對比沙俄的西五萬人,稍有盈余,不過沙俄的重心在高加索,伊朗的重心也在中西部,雙方在中亞爆發大戰的可能渺茫。。
1903年11月7日,皇后阿塔希娜為沙普爾誕下一名皇子,又嫡又長,出生當日便被沙普爾賜名大流士。
全名大流士沙普爾阿維斯塔,代表沙普爾對自己之后繼任君主的期望,畢竟歷史上的大流士就是在居魯士的基礎上完成鞏固和擴張,成為一代大帝。
“阿塔希娜,大流士的事會有侍女負責,你就先好好休息,政務繁忙,我改天再來看你。”
扔下這么一句話,又從侍女手中接過大流士看了看,沙普爾就帶著侍衛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