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露出為難的表情,他的家里面只是所謂有點資產的商人家庭,能和這些貴族玩到一起也只是因為大家在同一個學校上學。
而平時這些貴族少爺們的消費可都是自己負責。
暗自搖頭,小弟暗道:父親想的還是太簡單了,自己怎么可能和這些貴族混成朋友,人家只是拿我們當錢袋子啊!
接下這個命令,小弟就出了巴拉伊舞廳。
他準備去找幾個長得不錯的學生帶過來,至于自己學校,作為私立學校,他可不敢打里面任何一個人的主意。
還是去公立學校騙幾個過來吧。
小弟走后,古迪又開始和同伴們玩了起來。
不是每一個擁有貴族身份的人都可以居住在宮廷區內,一部分小貴族三代內的親眷只能居住在德黑蘭其他的城區。
尤其是那些少數民族,伊朗貴族法規定貴族家族中不論是誰犯法,貴族本人都要受到牽連。
因此很多人選擇將被政府定義為貴族家族成員的人一起接到德黑蘭生活。
而宮廷區的貴族府邸又是按照爵位分配,因此很多少數民族貴族不得不將家族成員安排在桑加拉杰區和東區居住。
眼前這些少年中的幾人都是類似情況。
他們在東區居住、上學,由于不是專業的貴族學校,所以平時里交往的大部分人都是平民商人。
因此或多或少的都養成了眼高手低的脾性。
沒過多久,剛剛出去的小弟帶著七八個男孩領著十幾個少女走進包間。
然后又隨手甩出七八張二十面額的里亞爾,這些小弟中的小弟就主動離開了。
每人二十里亞爾,這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了,足夠一個普通的伊朗工人上大半個月的班了。
他們跟在這些貴族子弟和商人子弟后面,不就是為了這點錢嗎?
畢竟這個年代能上學就不錯了,別想著什么生活費之類的了。
至于皇室發放的補貼,家里面送他們來上學不就是為了這點補貼嗎?
每年相當于多得兩個月的工資,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足夠家里面再養活一個孩子了。
目前的伊朗家庭普遍擁有西個以上的孩子,妻子多的家庭孩子更多。
不算老人的話,一家六口待在德黑蘭的花銷可不是沙普爾一筆小數目。
但要是能在工廠里找一份工作,每年就能有300-400里亞爾的收入,兩個成年勞動力都進入工廠的話,就足夠一家人省吃儉用在德黑蘭生活了。
畢竟大部分工人都是住宿舍,吃食堂。
伊朗的工廠宿舍條件還是不錯的,有著工具默的存在,伊朗的工匠只需要負責具體施工,一切雜活都被工具默包了。
一個伊朗工人一個月需要三十至西十的月薪,而一個工具默只需要支付給政府十里亞爾就夠了。
這就導致大部分的工廠主在皇家安全局的監督下,相比于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工廠主人道多了。
還有皇室發的學生補貼,阿維斯塔公司時不時的發一些米面糧油。
可以說德黑蘭的工人條件那是相當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