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里安首相的話剛剛落下,塔拉克帕夏再一次激動了起來!
不是他沒有城府,而是城府在利益面前一點用都沒有!
面對伊朗的土豪行為,容不得他多想,此刻他只想趕緊確定這件事!
巴德里安看見塔拉特的樣子,主動開口道:“或許我們可以簽訂一份援助條約。”
塔拉特正有此意,畢竟簽訂條約才保險一點,不是嗎?
殊不知,巴德里安和他是同樣的想法,簽訂了條約才保險一點,對吧?
要是不簽訂條約,以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賴賬了怎么辦?
那伊朗可就虧了。
1912年3月,隨著伊朗和土耳其簽訂的援助條約公示以后,引起了巴爾干各國和意大利的不滿。
意大利此時和奧斯曼帝國打的正烈,你伊朗突然插上一腳,并且還給他這么先進的武器,槍炮什么都給。
你伊朗到底想做什么?讓奧斯曼和我意大利兩敗俱傷嗎?
但最氣憤的并不是意大利,而是巴爾干各國,畢竟在幾天前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希臘剛剛秘密簽訂巴爾干同盟條約。
都準備好和奧斯曼打一仗了,結果你伊朗放棄給奧斯曼放血也就算了,上來就開始扶持?
這叫什么事嘛。
要知道,巴爾干同盟的組成就是因為西國想要奪取奧斯曼的歐洲部分的領土,從而擴張本國領土。
可現在看來,奧斯曼被意大利放血放得還不夠啊!
在沙俄的影響下,泛斯拉夫民族主義,在巴爾干擴散,各個王國都在積極擴軍,并且進行外交工作,為的就是奪取領土。
現在奧斯曼帝國有伊朗在旁邊適當輸血,那巴爾干同盟各國對進攻奧斯曼就有一點不太確定了。
畢竟他們西國背后可是有著同一個支持者,沙俄帝國。
但是沙俄帝國可沒有打過伊朗帝國。
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打敗有伊朗支持的奧特曼帝國!
而且,伊朗首相可是乘坐飛機去的奧斯曼帝國,這無疑代表著伊朗的飛機制造能力!
這樣一看,伊朗援助給奧斯曼帝國的十架軍用飛機就十分可觀了,說不定就是扭轉部分戰役的關鍵!
德黑蘭郊區的一座工廠內,沙普爾撫摸著這些精密的儀器,看著正在制造的飛機零件,聽著旁邊皇家航空研究所專業人士的匯報。
“陛下,目前經過改進的飛機主要有兩種,一是戰斗機,二是轟炸機。皇家航空研究所研制的戰斗機解決了子彈會擊中機翼的問題,戰斗機上裝備的重機槍也是帝國最先進的,并且駕駛員能首接操控機槍開火,無需手動發射,能更好的尋找目標進行作戰,且在爬升性能方面十分優異,只需要一名飛行員便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轟炸機則是能裝載600kg以內炸藥,機身內置彈艙,可精確投彈,與意土戰爭中意大利飛機使用人力投擲有著根本意義上的差距,并且裝配有三架防御機槍,需要配備機組人員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