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以色列這個國家吸引注意力,伊朗在伊斯蘭世界中的處境就要好上許多。
畢竟伊斯蘭是排外的,沒有以色列的伊斯蘭世界會可能抵御伊朗,但有以色列存在并且伊朗還是個超級大國時,該被排外的就是以色列了。
到那時,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將成為伊朗商品的傾銷地,哪怕這是個貧窮的世界也無所謂。
畢竟再貧窮的世界也有富人!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就更簡單了,同為什葉派,一個強大的伊朗吞并美索不達米亞是可以被接受的。
保留少部分聽話的阿拉伯人以填充伊朗人口問題,其余的全部驅逐就好了。
畢竟搞大遷徙也算是中東的傳統之一了,相信在死亡面前,會有很多阿拉伯人愿意延續他們的傳統。
而在中亞,如果伊朗想再次吞并一些領土,那無疑要再次與沙俄對上,甚至后續的蘇聯也將會成為伊朗的主要對手。
不過也有一個不錯的時機,那就是蘇維埃革命和蘇俄內戰。
在這個時間段,新生的蘇俄甚至放棄了西邊的核心領土換取與德國的停戰,那伊朗奪取一些蠻荒之地應該沒問題吧?
這么一想沙普爾瞬間就放心了,有機會總比沒機會好。
5月初,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石油爭端將正在隱身的伊朗徹底暴露在歐洲列強的面前。
本來英國沒有在伊朗找到油田,德國也順利的介入中東是一件大好事。
不過因為工業發展和飛機的出現,加上各國己經開始的軍備競賽,讓列強紛紛嗅到了一絲危機,那就是石油!
飛機需要石油吧?汽車需要石油吧?大海上的戰艦也需要石油吧?
在種種原因的加持下,早在去年英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就加大了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石油勘探。
早在1902年便有德國地質專家發現了摩蘇爾地區隱藏的石油,不過因為技術和國際局勢的原因,遲遲未能開采。
首到去年,也就是1912年,英、德、荷、伊西國資本成立的土耳其石油公司終于獲得了斯曼帝國授予摩蘇爾地區的石油開采權。
因為英國沒有在伊朗有太多資本,甚至原世界的英波石油公司也并不存在。
因此,原本在英波石油公司上的博弈變成了土耳其石油公司。
英國搶先下手,通過土耳其石油公司控制了摩蘇爾地區石油開采權的50權益。
這德國能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