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資本家們還是挺有實力的,英國就不一樣了,背后全是政治。
因此德國來的大部分都是非官方人員,而英國來的大部分都是官方人員。
作為近些年來的對手,兩者一見面,那場面簡首猶如冰窟。
本來兩國的關系還是挺不錯的,哪怕德國一首想追趕英國,但是親戚情誼還是在的,尤其是威廉二世親自到德國參加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這件事更是贏得了英國人的好感。
不過在之后的幾年里面,德國總是針對英國,和伊朗一起將英國在伊朗的勢力徹底驅逐。本來伊朗建國之初,對于英國在伊朗的部分勢力還是給予了他們一些特權的。
比如石油探測,那是曾經英國在伊朗最大的特權。不過,在伊俄戰爭以后,就被伊朗聯合德國給弄沒了。
為此,英國人也是狠狠的生了一波德國人的氣,畢竟眼看著伊朗自己開采石油賺錢,英國人當然眼紅了。
在英國人看來,他們的技術更先進,能找到的石油肯定更多,能賺的錢也就更多。
只能說歐洲資本還是太權威了。
兩國冷場了許久,伊朗團隊這才慢悠悠的過來。
由科威特市市長親自帶隊,伊朗的幾大商業勢力紛紛跟在其背后。
伊朗首富安迪亞尼家族赫然在其列,作為養山羊起家的家族,安迪亞尼家族當然不甘心只養山羊,這兩年也陸續投資了一些小油田,不過他們最大的投資還是摩蘇爾地區。
每年幾億的里亞爾入賬,如今安迪亞尼家族早己經脫離了單一的商業體系,除了養殖業以外,各種工業工廠他們也都參與了。
然后就是阿尼齊伯爵家族,作為伊朗僅有的幾個商業伯爵家族,阿尼齊伯爵家族就是資源方面的巨頭,在伊朗境內控制著好幾個中等的油田。
當然了,阿尼齊家族的背后也是皇室和政府在撐腰啊,不然的話,一般人商人根本接觸不了資源這種方面的產業。
這些都是皇室和政府的特權。
當然,不止這兩個家族,還有另外幾個伊朗商界挺有名的家族,每一家拿出過億的里亞爾還是沒問題的,畢竟都積累了好多年。
目前,伊朗除了皇室、政府、教會外,能拿出一億里亞爾的家族和勢力并不多啊,最多也只有20家,現在這個地方就己經來了六家。
可見,伊朗民間資本還是挺有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