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青武雙方各自精挑細選出五名德高望重的文壇泰斗充當評判。他們皆被安頓在臨時搭建的格子間內,四周封閉,根本無法看清外面的情形,只能憑借,述仁人志士情懷,揚內外智慧光芒。”
對仗工整,氣勢磅礴,盡顯文人的豪邁之氣。
青羌學子對出:“詩吟賦詠,頌萬載山河,歌百代興衰,抒歲月流轉情懷,嘆將相帝王功過,評天地乾坤奧秘。”
同樣精妙絕倫,就像一位詩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吟誦著山河的壯麗,歌唱著百代的興衰,抒發著歲月流轉的情懷,感嘆著將相帝王的功過,評說著天地乾坤的奧秘,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深沉的歷史感悟。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評判時,評判們對于武朝才子和青羌學子的對聯孰優孰劣,竟然毫無分歧,總分持平,被判和局。
隨后是策論文章,以“家國天下”為題。
青羌的一位書生在接到題目后,先是雙眉緊蹙,沉思片刻,隨后便奮筆疾書。他引經據典,從古代的賢君名臣經典言論至當下的局勢,論述條理分明,觀點獨樹一幟且深刻犀利。他的文字恰似一把銳利的寶劍,精準地剖析著問題的本質,盡顯其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領略歷史的風云變幻與家國情懷的深沉厚重。
武朝的學子則高瞻遠矚,結合天下大勢,從天下百姓對家園的熱愛,對和平的渴盼,寫到對整個天下繁榮昌盛的向往。他的文字飽含真摯情感,更如一首深情款款的頌歌,讓人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淳樸與熱情,能觸摸到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盼,以及那份對家國深深的眷戀和責任。
就在眾人皆認為青羌書生的文章更勝一籌時,卻有人眼尖地指出了他的文章中有一處引用經典的差錯,這一失誤瞬間給他的成績蒙上了一層陰影。
毫無疑問,策論比賽,青羌惜敗,武朝獲勝。
經過三輪激烈的較量,青羌雙方難分勝負。此時,武乾清再次起身,朗聲道:“此次文比,雙方皆才華橫溢,難分高下。然勝負未決,比賽繼續,不知青羌方面有何良策高見?”
作為青羌方面的領隊,向不悔向前一步,躬身行禮,神色恭謹道:“武皇陛下,我青羌認為,文比不應如此平和,更應針鋒相對。外臣提議,將比賽書寫改為口述,且設定規定的時間限制,如此方能充分展現兩國才俊的真實才學。”
此話一出,頓時引得現場一片嘩然,掀起軒然大波。
要知道,如果由筆書改為口述,那就意味著接下來的比試,會以辯論的形式出現。這不僅考驗著才俊們深厚的知識儲備,更是對他們臨機應變能力的嚴峻挑戰。
武皇武乾清聞此,略作思忖,旋即大手一揮,毫不猶豫地高聲應道:“準!”
向不悔再次恭恭敬敬地躬身答謝,臉上滿是誠懇,說道:“謝武皇陛下!至于這次出題之人,外臣斗膽建議,應由天鮭圣手擔當。”
這場“青武際會”的文比,至此進入了一個更為緊張刺激的新階段,眾人皆拭目以待。
現場的氣氛愈發緊張而熱烈,所有人的心跳都隨著比賽的推進而加速,這場盛宴究竟會走向何方,值得期待……
喜歡御獸譜請大家收藏:(xiake)御獸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