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詢問路線,驛站乃是城鎮之間相連,褚博懷盡量選直線向西的道路去走,有時要走小路。但如此一來,即使路上少了幾個驛站,一輛馬車跑的時間長些,也還是比繞路更快。
更是多給銀兩,叫驛車夜間也不停歇。
如此跑了兩日,已過了建康,終于在一處驛站探到消息。一伙像是青城派的人,帶著幾個道姑,八九日前,確是從此路過。
眾人見追對了路,都是振奮。繼續前行,此后連連問到消息。眾人知道峨眉幾人都是無礙,也松口氣。只是到了后來,青城一行人所走路線,幾與褚博懷所選不謀而合,顯是也是想盡了辦法著急趕路,也是一般的逢驛換馬,盡量抄道而行。
連追了八九日,勉強也只追近了一日路程。褚博懷本也沒指望半路追上,算來雙方每日最多也就行得一百四五十里,想再快也是不能,從泗州到峨眉足足三千五百多里,加上繞路,四千里也是不止。
入川之后,道路更是難走,再快也要走上兩月,反正只要道路不錯,一路追去便是。
此時已是六月,幾日都是晴天,烈日高懸,大宋境內雖不如河北山東旱的厲害,點雨不見,也甚是干燥。
這一日已將離了淮西南路,進到荊湖北路境內。馬車突在道旁停了下來。眾人下車去看,見是個十字路口,道路兩旁圍了不少的旅客,大車,都被趕到路旁。大路兩側數百官兵分列兩旁。
褚博懷上前尋了個老者,打個稽首,道:“敢問老丈,這是出了何事?”
那老者見他仙風道骨,一副世外高人模樣,不敢失了禮數,抱拳還禮道:“沒出事情,是過官軍。”
褚博懷哦了一聲,看道旁宋軍旗號,道:“是信陽軍么?”
老者點頭道:“道長是明白人,正是信陽軍。”
兩人所言,其實確切說法乃是來自信陽軍的軍隊。宋時“軍”乃是指的行政區劃。宋朝一路之下,有府、州、軍、監。《事物紀原》謂:“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當津會之要,則為軍,以縣兼軍使。”
簡單的說,便是這個區域因為戰略地位重要,劃歸軍管。軍是行政區劃之名,而非單指軍隊,當然其軍事化色彩濃郁。
唐初,為防御蕃部擾邊,政府在屯駐戍邊處設置軍、守捉、鎮等軍事管轄區,是為“軍”之起源。軍所轄之內,百姓亦軍亦民,與今天的建設兵團有些類似。至宋朝,軍行政區劃的屬性更濃,一樣轄縣治民,只是長官多有軍權。
要害之地的軍,往往可調集征戰之兵,都在萬人以上。
剛說了兩句,就覺腳下地面震動,兩旁人群騷動,有愛看熱鬧的鼓噪道:“來了,來了。”
蕭平安三人少年心性,聞說過官軍,也是興奮異常,站在道旁,伸頭觀看。
遠處道上仍是空空蕩蕩,但腳下震動之感愈強。
蕭平安眼神犀利,已看見遠處道上煙塵四起,一道長龍由南而來,蜿蜒道上。
道旁眾人雖還未見,卻已不敢說話,一雙雙眼直勾勾盯著前方。
喜歡無雙群俠傳請大家收藏:(xiake)無雙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