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天變前搬走的村民雖然有些私心很重,但都是還知道良心兩個字怎么寫,不再有任何不滿。好歹永寧基地還掛了附屬兩個,而且還離得那么近,做人得知足。
等搬遷的人都搬走了,除了宋老那個院子,三柳村別的房子都被推平。只三天,那就建好了一片小四合院。樣式和宋老那個院子一樣,區別就是有大有小。
本來是要將那里分成兩個部分,瑪朵太婆說用不著。老人家的原話是,這些人和那些山民不同,孩子們不會排斥和他們為鄰。
事實證明,瑪朵太婆是對的。部落那些人不僅不排斥宋老他們,還相處的十分愉快。有不少部落的孩子入了那些玄門翹楚的眼,有些孤寡半生的老人因此也得到了含飴弄孫的滿足。
住在那里的還有那些教授以及受邀請加入寧安山谷的,比如柏潤教授、尚家兄弟、上官兄弟等。他們和部落那些人、宋老他們相處的也十分愉快,柳詩夢的大哥柳嘉佑后來娶了部落的姑娘。
谷口樓區那邊沒有大的修改。那里被劃分為了兩個區域,接待區和宿舍區。宿舍區和接待區中間建了隔離墻,然后在宿舍區又建了一座用于訓練的大樓。
為了避免自家親友起什么不好的心思,以墨氏集團員工身份住進寧安山谷的人都主動要求搬到永寧山谷。像李慶軍、陸逸塵那樣老早就搬到山莊那邊的不在其列,只是一直住在樓區的那些。
宿舍區就是給這些人準備的。像進行一些訓練或者為什么任務做準備,盡管永寧基地不遠,還是住在山谷里方便一些。每個人都有固定的房間,沒事兒也可以住在那里。
接待區就不用介紹了。來找寧安山谷進行交易的越來越多,總不能讓客人們住帳篷。原本是要在谷口外面那個小平原建接待區,永安基地提出建永寧基地,就把原來那個計劃取消了。
異能者多,這番大改造工程不小,一共就只能了六天的時間。在這六天里,氣溫開始有了明顯下降。之前只是感覺到夜晚時有些涼爽了,現在白天的溫度都降到了十幾度。習慣了之前的四十幾度,有些人穿上了長袖還要加外套。
顧君安他們一點不怕嚴寒期到來。建設寧安山谷的時候,設計圖紙的人精心規劃了供暖系統。不止是居住區域,那些大棚全部都包含在內。
供暖系統用的是水暖。地下暗河形成的瀑布源源不斷的為山谷內提供電能,之前一直有一組發電設備沒有啟動。等氣溫降到零下,那組設備就會被啟動,產生的電能專用于供暖系統加熱水溫。
要說能源,寧安山谷一點都不缺。天變前,顧君安、墨君淵和一些八家族人從西半球倒騰了不少煤和石油回來。全都是從天變后會大火燎原的地區買的,不被他們買回來就會燒掉,說起來也不算是搶奪了那邊的資源。
還有大量木材,也是在會在天變時毀掉的地區購買。當地相對貧困,出售大量煤和木材后就大量采購糧食。有了那些糧食,這一次那個地區的幸存者應該不會再因為饑餓所剩無幾了。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救了人。
顧君安他們并不覺得自己采購那些東西是做了好事,畢竟他們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從西半球倒騰回來的東西沒有都自己留著,近半數以虧本價和國家做了些交易。就是因為有這個交易,國家那邊才會弄出一個軍管區來保護寧安山谷。
這個軍管區還是雙向,既是保護,也是監管。國家明面上不會干涉寧安山谷和其他人的交易,實際上交易的另一方都有進行監控。顧君安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點,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有國家幫忙排除那些別有用心,給他們省了不少事。
唯一讓他們擔心的是沒法采取暴|亂措施的植物。在墨君淵的記憶中,盡管嚴寒期的到來有一個過渡階段,還是有不少植物因寒冷死去。不過很少,至少絕大多數變異植物都能夠挺過嚴寒期。有一些甚至都不需要修煉,在嚴寒期還是郁郁蔥蔥的。
正是有那些不因寒冷休眠的植物,才避免了大量動物因找不到食物餓死。不過能吃的東西還是少了不少,食草動物變得行跡罕見,食肉動物便開始因為饑餓成群結隊的襲擊人類。因此在嚴寒期到來前,寧安山谷、永安基地和永寧基地都一再強調外出至少集結十人以上。
在略帶緊張的氣氛中,嚴寒期來了。一覺醒來,外面一片雪白。顧君安都顧不上洗漱,套上準備好的羽絨衣就往外跑。
雖然早從墨君淵那里知道代表嚴寒期到來的雪很大,打開通向院子的那扇門時顧君安還是愣了。外面的雪居然有半人高,得虧門是朝里拉的,不然連門都打不開。
顧君安咋舌:“居然下了這么厚,應該會有屋子被壓塌吧?”
同樣穿好羽絨衣的墨君淵走到顧君安身后:“國家有提前發布預警,被雪壓塌房屋的事應該會很少。南方那邊都提前做好了御寒準備,凍死的人應該也會很少。”
想到院子里的變異爬山虎,顧君安忙拿出一個鐵鍬:“趕緊開一條道出來,不然咱們連早飯都吃不上。”
墨君淵也拿出一把鐵鍬,“這場雪在后來被很多人稱為救命雪。里面不含有喪尸病毒,化成的水燒開后就可以放心飲用。大半年沒下一滴雨,很多地方幾乎斷水。持續的寒冷讓這些雪的保存不成問題,解決了很多地方的用水問題。”
有地下暗河,寧安山谷不缺水。不過那些雪,他們還是想辦法收集到一起。畜牧區附近有一大片空地,先把雪都堆在那里,然后讓擁有變異土系巖石系的異能者圍了一圈石墻。等雪化了,那里應該會變成一大片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