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講究"君子遠庖廚",對匠作之事往往不屑一顧。
她正不知如何解釋,卻見王璟昱蹲下身,仔細端詳起那架紡車來。
"第三個錠子的角度很特別。
"他忽然說,"比常見的傾斜度大了約十五度,這樣紗線張力會更均勻。
"趙楠瞪大眼睛,粥碗差點脫手:"你你怎么知道?"王璟昱唇角微揚:"《天工開物》里有詳細記載。
去年在府城書肆偶然翻到,覺得有趣便記下了。
"他說得輕描淡寫,仿佛過目不忘是什么不值一提的小事。
趙楠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問:"那書上可曾提到如何讓棉紗更細更韌?"王璟昱沉思片刻:"記得有一段講湖州匠人以桑蠶絲與木棉混紡,所得布匹柔若云霞"他頓了頓,看到趙楠手邊泡著的蠶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原來你早知道了。
"兩人的目光在昏暗的柴房里相遇,一種奇妙的默契悄然滋生。
趙楠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少年絕非只會死讀圣賢書的書呆子。
"我可以幫忙。
"王璟昱卷起袖子,露出線條分明的小臂,"你說,我做。
"趙楠張了張嘴,想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卻變成:"需要一個人踩踏板,一個人控制紗線粗細。
"王璟昱二話不說,坐到紡車前,修長的手指輕輕搭在踏板上:"這樣?"月光透過窗縫,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趙楠突然覺得心跳加速,慌忙移開視線,將蠶絲與棉紗并在一起:"對保持勻速,不要太快"柴房里響起紡車規律的吱呀聲。
兩人默契地配合著,誰也沒有說話。
不知過了多久,趙楠看著錠子上纏繞的紗線越來越滿,終于忍不住問:"你不問我為什么會這些嗎?"王璟昱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他的聲音很輕,卻字字清晰。
趙楠的手指一顫,紗線差點斷開。
柴房里繼續響起紡車規律的吱呀聲。
她聽見自己堅定的聲音,"明日一早,我要去趟綢緞莊。
"王璟昱挑眉:"你想""賣布。
"趙楠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但不是普通的布。
"她拿起那束在月光下泛著珍珠光澤的混紡紗線,"我要賣的,是整個余姚鎮都沒人見過的云霞布。
"王璟昱凝視著她,突然笑了。
那笑容如破云而出的月光,照亮了整個柴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