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巧妙地拋出一個王璟昱“善于啟發、化繁為簡”的實例,正中崔明軒“靈性有余,沉潛不足”的癥結。
崔宇的目光在趙楠沉靜的臉上停留片刻,又轉向沈萬鈞。
沈萬鈞含笑舉杯:“年輕人互相砥礪學問,本是美事一樁。
崔兄若有意,老夫可請文柏代為安排書信通路,只作少年友朋間的私下交流,旁人也無從知曉。
”“沈兄思慮周全。
”崔宇終于展顏一笑,舉杯與沈萬鈞相碰,“如此,便有勞沈兄和文柏賢侄費心了!犬子若能得解元公片言點撥,開些茅塞,崔某感激不盡!”
他仰頭飲盡杯中酒,態度已然明朗。
席間氣氛更加熱絡。
待到酒酣耳熱,侍者撤去殘席,奉上香茗。
崔宇端起那盞雨過天青色的越窯瓷杯,輕輕撥弄著浮在水面的碧綠茶芽,目光落在趙楠身上,帶著一絲了然的笑意,語氣隨意卻意有所指:“趙姑娘的‘云織記’銳意進取,新法迭出,實乃我杭州絲綢行當之幸。
這行會大賽,旨在鼓勵創新,為行業遴選良才。
規矩嘛,總是要有的,為的是公平公正,杜絕宵小之輩的齷齪手段。
”
他手指在光滑的杯蓋上輕輕叩了三下,發出清脆的微響,“只要東西是真好,真金不怕火煉。
備案留底,不過是走個過場,圖樣…自當穩妥保管,豈容宵小窺伺染指?這點體面,行會還是要的。
”
最后一句,他說得輕描淡寫,目光卻銳利如鷹隼。
杯蓋三叩,輕描淡寫的“走個過場”、“穩妥保管”、“豈容宵小窺伺染指”!趙楠心中懸著的那塊巨石,轟然落地!她強抑激動,起身執壺,恭敬地為崔宇續上熱茶:“崔會長金玉良言,晚輩銘記于心。
云織記必當竭盡全力,不負行會期望,定以最上乘之作,為杭州絲綢增光添彩!”沈文柏看著趙楠眼中那重新燃起的、比西湖波光更璀璨的自信光芒,嘴角漾起溫和的笑意,亦舉杯向崔宇致意。
窗外,西湖煙波浩渺,一艘畫舫悠悠駛過,留下一道逐漸平復的水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