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三師三少、翰林學士、東宮屬官教出來的太子,這就是他親授教養九卿輪講培養出來的國之儲君。
天賦之能,終難彌補。
長與賢,難兩全!
皇帝無聲嘆氣,“朕告訴你,昭王看出了什么?!?/p>
“他翻看去年的災異簿和諸路災傷冊,發現西南凍害后有流民劫倉,官員奏稱已悉數安置,卻未曾附上安置詳冊,由此生疑?!?/p>
“而后找南方走商暗查,探得凍害時糧價飛漲,百姓食不果腹,流民落草為匪,最后推斷出南方官場蠹弊,有人貪墨災銀。”
這是呈現在表面上的前因后果。
皇帝猜想,昭王應該是提前探知南方官場有弊,才弄出雪災厄兆一事,擔心南州百姓還沒從去年凍害中緩過來,越冬艱難,所以提前囤上冬備,恰遇雪災,陰差陽錯救下南州萬民。
見微知著,仁懷天下,他教過太子的呀!
唉!
太子盯著眼前落在金磚上的汗滴,因太過緊張,皇帝說完后過了會兒才反應過來,昭王不是去賑災的,而是去查吏治。
他后知后覺,雪災厄兆和銀票里的絹絲,都是軒轅璟布下的迷陣,故意引導他錯過真相。
若非如此,他也一定能發現南方官場的蠹弊,一定會的!
太子從紫宸殿離開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
在他的袖子里,藏著皇帝從內閣拿出來的南州送來的第一份急報。
雪還在下,飄了幾片在脖子里,融化后徹骨生寒。
南方雪災已現,若這份急報出現在內閣大臣面前,太子監國期間誤判延賑一事就藏不住了。
萬幸,父皇還是在意他的。
與此同時,一個無比強烈的念頭在腦海中來回盤旋。
父皇總說什么明君還須能臣助,卻沒想過,若能臣存了不臣之心,又該如何?
母后說得對,軒轅璟,一定不能讓他活著回來!
回到東宮后,太子馬上讓人給盧世清加急送信。
信上一個字都沒有,只有一個朱筆畫出來的被一筆貫穿的紅圓。
盧世清曾派人往東宮送信,太子知曉他去了霧城,送信的人一路翻身越嶺,終于將信送到盧世清手里。
躺在床上,抖著手看完信,盧世清兩眼發黑,差點兒厥過去。
還讓他殺昭王,他自己都只剩一口氣了,哪兒還有精力去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