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應該水火不容才對。
沈一修為人敞亮,知道覃深很在乎裘歡,他望著裘歡:“我哥原本可以生活的更快樂一些?!?/p>
生怕裘歡不知道覃深背負的過往般,他把自己當年如何在學校里被高年級學生欺負,覃深又是如何幫他解圍的事情說了出來。
就算覃深承擔著私生子的罵名,他還是護著弟弟的。
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沈一修認為野孩子這個人人唾棄的標簽應該貼在自己身上才對。
聽著聽著,裘歡忍不住露出淺淺的笑。
沈一修不解:“笑什么?”
他哥哥的童年生活很凄慘耶,不理解她為什么還能露出事不關己的姿態(tài),甚至還笑得出來。
裘歡很想來這么一句――她知道覃深的成長環(huán)境極其復雜,導致他無法和異性建立正常的親密關系,但她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他的爸媽,她沒有責任和義務去拯救他。
畢竟自己的生活已經過得一團糟了,哪還有心思去顧及別人。
裘歡語氣相當誠懇地說:“董事長夫人一定是個心地善良的人?!?/p>
沈一修更疑惑了:“你認識我媽?”
裘歡搖搖頭:“猜的。”
沈一修要比覃深幸運得多。
作為弟弟的他出生在完整且富裕的家庭里,出落得善良開朗,一定是因為他有著愛他的媽媽,愛他的爸爸。他可以不像普通人那樣終其一生為高昂的房價奮斗,甚至可以輕易地放棄企業(yè)繼承人的機會。因為即便他不是玖幺互娛的總經理,他也不用為生活憂愁。
在他的世界里,也許難得的憂慮就是他哥哥最近過得很不開心。
這個不開心的哥哥此時正背靠沙發(fā),手持平板,點開裘歡受訪的視頻。
裘歡和主持人中間隔著一個圓桌,她筆直地坐在椅子上,回憶往日在大學生活的日子,分享了她畢業(yè)之后的心路歷程。
臨近尾聲,裘歡特地強調了畢業(yè)選擇的重要性。
“如果時間倒流,您還會做同樣的選擇嗎?一畢業(yè)就回歸家庭?!睂W妹兼小記者問她。
這個問題裘歡也曾經問過自己,此時已經可以從容且肯定地說:“不會。”
“沒有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經濟來源意味著失去話語權,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與此同時,大多數人容易忽視或者輕視家庭主婦為家庭付出而產生的價值,這也不是一個正常社會該有的狀態(tài)。”裘歡吐字清晰,速度不快,音量也不大,卻透著一股發(fā)人深省的力量。
她做了一個總結:“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我想,我不會再讓自己陷入那樣被動的局面?!?/p>
小學妹露出星星眼,仿佛被學姐的思想俘虜了,好幾秒之后才醒過神來,給這段采訪來個收尾:“最后,您還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話嗎?”
突然之間,原本側身對著鏡頭的裘歡微微轉身,露出自己好看的正臉。
她深深地凝望著鏡頭,仿佛要直接穿過屏幕和看視頻的人對話。
裘歡眼神堅定:“愛人得先學會愛己,千萬不要相信‘我養(yǎng)你’這種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