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機其實還是有的。
就一個字:耗。
“都督,只要我軍不退,洛陽城就仍被死死包圍著。”孫拯說道:“二十多萬大軍,損失個幾萬人,天塌不下來。咱們還有機會。”
“你也知道咱們有二十萬人馬,每日消耗巨大,全靠河北百姓日夜轉輸糧草,方能維持軍饋不斷。”陸機亦嘆道:“相持日久的話,大王可能會失去耐心。”
“可現(xiàn)在戰(zhàn)不了了啊,也沒人聽令。”孫拯急道:“石超、王粹、牽秀、公師藩等人已不受節(jié)度,私下里還在密議著什么。這個時候,萬不能出什么差錯。”
“密議……”陸機苦笑了下。
全軍大敗,不光他主帥陸機有責任,這幾位大將就沒責任嗎?
一看前軍兵敗如山倒,多員將領戰(zhàn)死,牽秀是第一個跑的,接著是石超、王粹、公師藩,把友軍全扔在了后面。
說件諷刺的事,反倒是戰(zhàn)前臨陣倒戈過來的洛陽中軍發(fā)起了反沖鋒,稍稍阻遏了王師的追殺,不然損失絕對不止這么點。
這幾位,多半在密議如何推卸責任,讓他陸機一個人扛下所有。
他仿佛已經(jīng)能預見自己的結局了。
十幾員將領戰(zhàn)死,多為河北士人,他們的家人會怎么看自己?
大軍出征的時候,鄴城百姓歡天喜地,更有人吹噓自魏以來,未有出師如此之盛者。現(xiàn)在敗了,死了很多人,賬總是要算的,到時候誰會為自己說話?
“別想那么多了。”陸機抬起頭來,看著天邊血紅的晚霞,半晌后說道:“只要我還當一天都督,只要大王一天沒將我革職,我就有責任帶好各支營伍。”
“都督……”孫拯臉色黯然。
“就這樣吧。”陸機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遣人至各營,好好說話,把諸將都請過來。你說得對,現(xiàn)在該深溝高壘,慢慢恢復軍心士氣。待整頓完畢之后,再步步為營,重新發(fā)起進攻。”
“信心!”陸機加重了語氣,道:“信心最重要。東西兩個方向合兵仍有二十余萬,一旦轉入防御,司馬乂是吃不下咱們的。若大王不耐煩,或者產(chǎn)生誤解,我來解釋。”
“諾。”孫拯應下了,準備去傳令。
臨走之前,他忍不住多看了陸機一眼。
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太康之英,現(xiàn)已滿臉憔悴,身形甚至都有些佝僂了。
孫拯猛地轉過頭去,灑下了幾滴眼淚。
當初,就不該離開吳郡的。
功名誤,功名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