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大軍再度出動。
九月二十日,根據拷訊俘虜得來的情報,直奔睢陽,遇到了一支趕路的部隊,一番沖殺,殺敵五百。
二十三日,行至相縣北,遇到一支征糧隊,人家直接退進了城內。
二十七日迅速轉移至蕭縣附近,伏擊了一支輜重隊伍,斬首千余。
連續出戰以來,戰果不小,前后四仗,零敲碎打,忽東忽西,行蹤不定,把劉喬派出去籌集糧草的部隊給沖了個七零八落,累計斬首三千余級,擊潰六千余。
屯于蕭縣城內的劉喬聞訊,卻不知作何感想。
他稀里糊涂贏了,又即將稀里糊涂奔向失敗。而今手頭兵不滿五千,還被截斷了與老巢項縣之間的聯系,頹勢十分明顯了。
突將軍也打不下去了。
長期的征戰之中,馬騾損耗較大,野地里又補充困難,再加上人員方面的損失,將士們都有收手之意。
但他們不像驍騎軍那么直白,而是委婉地提出了意見,邵勛就坡下驢,同意了。
事實上,他也不想把劉喬一棍子打死,那樣司馬越不是要來了么?
現在恰恰不能讓他來,不然許昌武庫搬運之事如何收場?
十月初,他退回了苦縣,宿于寧平城,與率眾輕取陳縣、項縣的李重部四千步軍匯合。
而這個時候,他就像從沒有手機信號的野地突然回到了文明世界一樣,信息紛至沓來。
司馬越收到邵勛捷報的時候正在檢閱部隊。
看完之后,當場喜形于色。
“孤算是明白了,洛陽諸將,堪用者唯邵勛、糜晃二人。”司馬越大笑道:“劉喬豎子,安敢辱我!今斬其一子,令其椎心嘔血,他日再擒此老賊,明正典刑。”
陣容愈發龐大的幕僚團隊湊趣地跟著大笑。
最近數月最得寵的是記室督孫惠。
是的,司空幕府僚佐數十人,有得寵的,也有郁郁不得志的。而且,沒有人可以一直得寵,總有起起落落,搞得跟后宮爭寵一樣。
孫惠原本是成都王司馬穎的幕僚,東吳宗室之后。
蕩陰之戰后,司馬越敗奔徐州,孫惠投奔而至,獻計獻策,頗受看重。于是轉記室參軍,參與幕府諸項決策,紅極一時。
第二紅人當屬新投奔過來的汝南王司馬祐。
去年年底,在司馬越最落魄的時候,司馬祐書信而至,表示歸順。今年年初,又帶著部分王國軍前來投順,雖然人不多,但讓司馬越十分感動,然后一戰浪光了。
當然,司馬祐并不在意自己封國的軍隊沒了,他只對政治投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