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正如王導所說的那樣:快動手了。
五月中旬的時候,司馬越重新整編了禁軍。
被他拉攏的禁軍士卒并不多,就兩萬出頭點。
這么點人,別說恢復宿衛(wèi)七營、牙門軍諸營的舊編制了,整三個營出來都很勉強。
目前禁軍的現(xiàn)狀就是,很多編制打殘了甚至完全沒了,各部缺編嚴重,人頭稀少。
這種狀態(tài)是不適合上陣的,必須重組。
幕府眾人商議后,覺得編為左右兩營最合適,外加一些獨立部隊,如幽州突騎督等,共同構成新的禁軍。
編制不健全是可怕的,戰(zhàn)場上會吃大虧。
于是,禁軍整編計劃就這么定下來了。
左右兩衛(wèi)各八九千人,步騎皆有,重甲步兵、輕裝步兵配重騎兵——人披甲,馬不披甲。
外加幽州突騎督具裝甲騎千人——人、馬俱披重甲。
驍騎軍縮編為驍騎督,編制兩千五百人,為輕騎兵——人配皮甲,馬不披甲。
司馬越還招募了一些老退在家的禁軍將士,請他們重新出山,幫助訓練新兵。
但不是現(xiàn)在。
因為這會只有豫州一地的錢糧入京,其他地方的還沒到。他沒有足夠的錢糧大規(guī)模招募新兵,編組成軍,只能先做好前期準備了。
數(shù)次整軍會議,邵勛只參加了一次,提供了些中規(guī)中矩的建議。
他只是很感慨,辯證思維什么時候都有用。
洛陽縱有千般不好,但有一點是全國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這里有極其豐沛的工匠資源,有龐大的武器儲備,還有源源不斷趕到京城的外地士人,他們會帶來大量財貨消費,而他們一來,商人們又組著隊進京,提供各種物資……
這讓邵勛想起了歷史上的一個人:韓建。
此人曾將唐昭宗劫持到華州,然后百官都跟去華州上朝,公卿貴族也跟了過來。外地趕考的士子、進京辦事的官員乃至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全都往華州涌,韓建趁機收商稅,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
當然,西晉這會缺乏完善的商業(yè)稅收制度,商稅另說,但這工匠資源實在太寶貴了。從低端的農(nóng)具,到高端的錦服乃至奢侈品,都有對應的人才。只要洛陽沒被封鎖,各種原材料能進京,他們什么都能給你整出來。
這是流民軍瞪大了眼珠子,直流口水也無法得到的寶貴財富。
另外,洛陽還有一個好處不得不提:這里是皇權的大本營,世家力量被極大壓制了。
兵荒馬亂之下,一個大頭兵都可能砍死世家大族子弟,這是在地方上難以做到的——潘滔讓邵勛去潁川郡時小心點,就是這個意思。
京城就是京城,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開完會議后,邵勛就窩在了軍營內(nèi),苦心操練部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