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有要事請教。”邵勛放下食盒,一一取出食物。
“這是從吳王府請來的廚子做的蒸餅。”邵勛取出一樣,便介紹一樣。
吳王“北伐”去了,至今還未回來。
邵勛聽聞他家的廚子擅做蒸餅,便把人請了過來。
這個廚子做出來的餅上部會裂為十字形,類似于后世的開花饅頭。
這項本事在此時并不簡單,因為發(fā)酵技術并未普及開來,只被極少數(shù)人掌握。
前太尉何曾就只吃蒸好后上部裂為十字的蒸餅。
烤餅同理,沒裂十字他不吃。
后趙石虎則要求將干棗、胡桃瓤塞入餅內(nèi),蒸、烤后裂出十字才吃。
有點裝逼的意味,但這種食物確實極具“科技含量”。
“這是瑯琊王府廚子制作的粲。”邵勛繼續(xù)說道:“剛炸好撈出的。”
粲也叫亂積,是一種糯米制品,用水和蜜各半,調和米粉呈稀糊狀,放入帶孔的竹杓內(nèi),使稀糊從孔中漏入油鍋,炸好后撈出。
可口松脆,還帶點甜味,非常好吃。
瑯琊王同樣“北伐”了。
與吳王司馬晏不同,瑯琊王想辦法偷跑了回來,邵勛也是剛剛聽說。
司馬睿一回來就住進了王衍家中。然后由王衍出面,求得糜晃許可,司馬睿將母親夏侯光姬接出,徑自回封地去了——看樣子是怕了,洛陽大舞臺,不是誰都能唱戲的,能體面退出已經(jīng)很不容易。
陳有根曾建議在洛陽捕殺司馬睿。
邵勛思考之后放棄了,糜晃的面子不能不給。
他現(xiàn)在和王衍打得火熱。
其長子糜直被王衍點評為“沉毅果斷,經(jīng)通大才,可副四方之委。”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就憑王衍這句話,糜直這會就能被各個開府的宗王、將軍、都督們征辟,且至少能當個掾、主簿之類,從事中郎也不無可能。
這就是名士點評的威力,糜晃算是欠了一個大人情。
捕殺司馬睿,很顯然會同時得罪王衍和糜晃,不值得。
況且,他現(xiàn)在對回徐州當官不是很熱心了,雙方之間似乎沒有了太多的利益沖突。
“這是撥餅……”——用大鍋煮水,以小勺將面糊舀入一銅缽內(nèi),將銅缽放入大鍋沸水中,撥動銅缽,使其急速轉動,讓面糊均勻粘在內(nèi)壁上,最后把缽內(nèi)薄餅取出倒入沸水中煮熟,再撈出放入冷水過一遍,最后取出澆上肉汁食用。
“馬肉……”
“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