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塊所謂的“漢代古玉”,雕工繁復,沁色漂亮。
張泉看著圖片,微微搖頭。
“這件朋友,不是漢代的。”
“你看它的工痕,邊緣鋒利轉折處沒有手工打磨的圓潤感,這是高速電動工具的特征。”
“還有這個沁色,顏色浮在表面,沒有深入玉質肌理是典型的化學藥水做舊。”
“一件現代樹脂加石粉的工藝品幾十塊錢的東西。”
他講得溫和,沒有絲毫嘲諷,純粹是技術分析。
直播間的觀眾徹底服了。
“火眼金睛啊!”
“學到了學到了,原來做舊還有這么多門道!”
“專家就是不一樣,一眼假!”
張泉的權威形象,在這兩件小東西的鋪墊下,穩穩地立住了。
他自己也清楚,前戲已經做足,孫家的“主菜”,該上了。
果然。
一個id為“祖傳寶貝”的網友,被“幸運地”選中了。
他發出的申請信息言辭懇切:“各位好,我是來自農村的,家里有一件祖上傳下來的瓶子,據我太爺爺說是明朝的寶貝。”
“最近家里急用錢,想請張專家給掌掌眼看看值不值錢。”
一張圖片隨之被放大,占據了整個屏幕。
那是一只青花梅瓶。
瓶身繪制著蒼勁的松下高士圖,青花發色幽藍深邃,釉面寶光內蘊,底部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筆法也顯得古樸有力。
單從這張照片看,幾乎完美!
“哇!這個看著牛逼啊!”
“宣德青花?那可是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