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修若想要調(diào)用其威能,便要習練圣人經(jīng)典,體會其道理,才能共鳴此符,將其用出。
儒道,就是符道。
此念一成,李無忌豁然開朗。
這是某種頓悟一般的體會,但卻無關大道,而是關乎于認知。
令他一舉看到了儒修一脈的本源。
對面的儒修,有那么一剎那,似乎被面前的男子完全看透,他不由警惕的看著李無忌的妖修道袍。
“兄臺是在施展什么手段?這里可是圣人城!”
他面上警惕,李無忌連忙道歉,卻也不會繼續(xù)言談,當即離了那攤位。
那文房四寶,雖然于符箓有用,但更適用的還是儒修自身的符箓。
他要畫的黃符,還是依賴仙修正統(tǒng)的符筆要好。
只是,儒修的本源是符道,妖修一脈的本源又是什么?難不成真是貪得血脈,求個長生妖壽?
而靈修,又是何等本源?
這等思量,于他領悟道痕沒有什么好處,但對于他踏上道途,往前大步行去,卻是極有好處。
不迷不惑,才不會行將踏錯。
而他游覽三脈煉丹師的攤位,卻也是發(fā)現(xiàn)了一點不尋常。
妖修煉丹師的自然不用說,取自仙修正統(tǒng),但在此地并不受青睞。
唯有獨門煉制的血脈丹,和靈根丹,卻是大受歡迎。
李無忌就見到好幾種他覺得平平無奇的妖物血脈丹,在此就大受歡迎,幾乎被哄搶一空。
血脈,也如此受到其他修士追捧嗎?
魔修,儒修,都能融入妖物血脈強化戰(zhàn)力,那妖修的優(yōu)勢又是什么?
莫不是,專精此道?
他們吞了血脈丹的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
得了一門變化,又添了一種神通,說不定壽命還能借此延長。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得了三分妖性。
他們誕下的孩兒,天生就會擁有他們這一絲血脈,造就天賦。
就如同那虎來五兄弟,天生就有一絲樹鼠血脈,占得優(yōu)勢,卻又受樹鼠天性所困。
如此融合下去,豈不是能造就許多異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