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時陰時晴,這天又是一個好天。
童舒家的露臺上,百葉窗都被折起來了,今天他們要做些紅薯干。
紅薯因為富含淀粉和糖分,很多時候被當做主食來食用,所以不管是社區(qū)、物資船還是小島,都種了大量的紅薯作為儲備糧食。
而小島的田地產(chǎn)量高、收獲快,紅薯的量遠遠超過了社區(qū)和物資船,童舒家現(xiàn)在不得不想辦法趕緊處理了這批紅薯,而最快也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把它們做成紅薯干。
紅薯干的做法也非常簡單,第一批做紅薯干的紅薯已經(jīng)提前在露臺晾曬了幾天,據(jù)童奶奶講,這樣提前晾曬過的紅薯做出來的紅薯干會更加甜一些。
童奶奶指揮著童舒和秦瀟瀟把晾曬過的紅薯清洗干凈,然后用刀切成細條。
水災之后,即使是晴天,太陽也不是特別猛烈,切成條會更方便晾曬。
切條后的紅薯干被放置在加了淡鹽水的大盆里,與此同時,他們架起了一口大鍋,這口鍋就是用來蒸紅薯條的。
舒華把浸泡了一會的紅薯條用漏勺撈上來,平鋪在蒸鍋里,用大火將這些紅薯條煮熟、煮爛。
另一邊,舒麗也已經(jīng)將晾曬用的干凈網(wǎng)板準備好了,那是她用織漁網(wǎng)的線做的,四周用竹竿架成一個框子,孔洞非常細密,紅薯干不會從中間掉下去。
自然放涼之后的紅薯干被逐個平鋪在網(wǎng)板上,一個個網(wǎng)板在露臺上吊起,紅薯干接受著不太猛烈的太陽的烘烤。
露臺面積有限,一次處理不了太多紅薯,舒華索性將剩下的紅薯刨成紅薯片,拌上玉米油用烤箱烤了幾大袋子的紅薯脆片。
紅薯干還得過段時間才能吃,紅薯脆片卻馬上可以享用。
你一片我一片,紅心蜜薯的香氣搭配上嘎嘣脆的口感,一大家子人吃得贊不絕口,很快消耗了一小袋。
童舒還給聞少程裝了一小碟送到書房,他正靠在床頭看書呢,淺嘗過后也非常給面子地說好吃,讓童舒也小小地開心了一下。
幾天后,第一批紅薯干晾曬完成,被好好地收起來。
童舒家的小賣部也上新了自制紅薯干。
“噢喲!紅薯干嘛!你們家腦筋好的嘞!”一個中年阿姨嘗了嘗童舒放在臺前的試吃,不斷稱贊道。
“對嘛!紅薯還可以做成紅薯干的呀!我家地里一直種的就是紅薯,上交完物資船和社區(qū)之后自家還存了好多嘞,看樣子也可以做成紅薯干。
”一個大爺品嘗著嘴里香甜的紅薯干滋味,決定自己回家也要做紅薯干。
張明也難得過來采購,往包里裝了一袋紅薯干,笑著說道:“我們房都在罐頭廠工作,沒有地,你們有地的多做一些,最好再弄點紅薯粉啊什么的,我們這些工人等著買就行。
”童舒聽了思路大開,決定回去讓家里人琢磨琢磨做些別的紅薯制品出來。
小島初期任務獎勵給的10個超級背包有時間凝滯的功能,放在里面的東西不會變質(zhì)腐爛,童舒是給家里人每人配備了一個的。
考慮到即將到來的天災,他們一家對于背包里的物資再次進行了整理。
原先放滿救援物資的背包,現(xiàn)在除了必要的求生物資之外,其他的東西都被暫時清理出來,帳篷之類的物資折疊起來占用的空間并不是特別多,空出來的位置現(xiàn)在暫時放著收獲來的水果、蔬菜以及做好的姜茶。
為了防止突發(fā)的意外,童舒將每種物資都分成十份,放在十個背包里,保證即使出現(xiàn)意外走失的情況,背包里不會只存放了一種物資。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把臨時存放在背包里的作物都做成可以長期儲存的物資,這樣只要保存得當,放在哪里都沒有問題。
小島上的水果成熟得相對慢一些,也因為沒有固定的種植地,產(chǎn)量相對蔬菜少了很多。
可即便如此,童舒一家三天兩頭采摘,也積攢了一批相當可觀的量。
“這些葡萄”童舒看著廣場上剛剛摘下來的幾十筐葡萄,又把背包里原先成熟采摘的葡萄掏出來,放在一起:“這也太多了,做葡萄干嗎?”“葡萄干好??!做成葡萄干,這些一下子就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