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日,黑風堡的首尾終于處理完畢,燕紅霞也帶著手下暫時回了玉門,至于日后這座小城鎮(zhèn)的歸屬問題,自然無需趙晨操心,反正無論誰最后勝出,都得給他和燕紅霞一大筆補償。
而趙晨的商隊也在這一天早上再次啟程,向敦煌進發(fā)。
由于已經(jīng)進入初夏時節(jié),黑風堡和敦煌之間的水路暢通,剛剛晉升煉竅,正在熟悉著自身境界的趙晨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乘船。
這段水路是逆流而上,周圍的環(huán)境又非常惡劣,換作幾百年前,行進速度其實相當感人,還少不了纖夫的輔助,想要抵達敦煌至少得小半個月的時間。
但好在,蒸汽輪船在當代已經(jīng)普及,雖然在這西域之地都是老舊型號,可速度卻不慢,最多兩天就能到達敦煌附近的碼頭。
輪船的甲板上,趙晨身形變幻不定,每一個變化都衍生出一個幻影,真假交雜,難分彼此。
接著,所有的幻影同時抬起了手中的左輪shouqiang,向著岸邊一處目標射擊而去。
剎那間,所有幻影一起消失,趙晨本人則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收槍而立。
他觀望著岸邊被打碎的一塊石頭,滿足地點了點頭:總算把“水月幻身”
和“銃斗術”
初步結合在一起了。
“水月幻身”
這門身法作為上古大派“水月庵”
本命法術之一“水月幻神術”
的基礎,是有內(nèi)連臟腑天地,外溝宇宙自然,讓精神與真氣相互配合的法門的。
所以能在靈覺范圍內(nèi)制造幻覺,干擾敵人感官,就連煉開了眼竅的修士都很難看穿。
至于“銃斗術”
,則是師兄馮倉交給趙晨的,雖然對方說不出來歷,但想來應該是被遺忘的黃師傅留下的。
收起名銃·烈日后,趙晨又拔出那柄劍身呈橘紅色的“落日劍”
,開始一招一式的演練起在“歷史迷霧”
中得到的“初陽劍法”
和“雷光三斬”
。
前者是“初陽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