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府,陳縣境界的一座村莊內。
呂臨啟拉著他的妹妹,滔滔不絕地向村民們闡述著他的理念,試圖讓人們接受“贖罪子”
們也同樣是“人”
的事實。
但村民們真正聽他說話的卻并不多,絕大多數人都戰戰兢兢地望向另一邊持劍而立的趙晨,以及他腳邊的兩具修士尸體。
他們之所以肯聽呂臨啟的宣講,完全是因為趙晨的武力威懾。
而在趙晨的身邊還站著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他中等身材,略見肥胖,笑吟吟心慈面善,一副鄉下土財主模樣。
這人姓高名興,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天多來唯一一個認同呂臨啟想法,愿意追隨在趙晨、呂臨啟身邊的人。
他還提供了一輛豪華的四輪大馬車,為幾人免去了風餐露宿之苦。
雖然趙晨覺得這人八成別有用心,但看在他的出現對呂臨啟是莫大鼓舞的的份上,也就暫時沒有追究。
此時,高興高老板吸了一口煙袋,吧嗒了下嘴后隨口問道:“趙小哥兒,您覺得村民們真的會聽呂公子的話嗎?”
“當然不會。”
趙晨搖搖頭,肯定地道。
人都是固執的,數百年的習俗哪是那么容易改變的?更何況“度靈”
這件事本身對村民們來說,也是額外的收入。
傳統加利益,就更難移風易俗。
“那你還鼓動呂公子去宣講?”
高興深覺這事不怎么靠譜,畢竟這是將三大正宗往死里得罪,到時候人家派了高手來捉拿你們,你姓趙的武功高能跑,但呂公子不就被坑死了?
我能說這本來就是為了給我造勢,他的“路演”
只是次要的嗎?趙晨腹誹了一句,表面上則嚴肅地道:
“正是因為艱難,才需要像呂兄這樣純粹的人帶著滿腔熱血去‘破冰’,去播種希望!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保障他的安全而已。”
說著,他又指了指村民中的幾個在認真傾聽的小孩,繼續道,“而且種子已經撒下,早晚會開花結果的!”
“你的意思是,希望在將來?”
高興若有所思地道,“既然很難改變這一代人的想法,那就著眼于下一代?”
那就和我沒啥關系了,到時候我早就回大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