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很短,必須目不轉睛,否則瞬間就焦黑了。
這次制作過程比昨日的麻煩了一倍,當然獲得的好評也加了一倍。
溫禧除了給楊復昇家做了兩個食盒共四十個的量,還給自家也做了十個,正好五十個,兩個烤窯一邊二十五個。
下午是伍安來拿的蛋撻,回了楊府后,由楊復昇親自拿了來到后院凝暉堂,這是他母親嚴夫人嚴蘅的居處。
“呦,什么風把我們昇哥兒吹來了?”楊復昇進門時,嚴夫人正坐在榻上跟大兒媳孫流徵聊天,榻上的炕幾上放著幾碟果子,見到小兒子進來,笑著調侃。
楊復昇笑道:“自然是有稀罕物來獻給娘,只怕娘吃慣了汴京的美味,瞧不上兒送的了。
”“幼妙,你瞧這促狹鬼,”嚴夫人指著楊復昇跟孫流徵說道,“我若是說一句,他有十句在這等著。
”幼妙是楊家大少奶奶孫流徵的小字,取自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并序》,“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復揚”,孫流徵的祖父是當朝太常寺卿孫珩,醉心音律,故有此名。
孫流徵捂嘴笑:“娘,昇哥兒今兒個可是送孝心來的,快別惹惱了他,我這個當嫂嫂的還想沾點光呢。
”楊復昇吩咐丫鬟撤下炕幾上的果子,將食盒放上,笑道:“顯州城開的新鋪子,兒特意訂的,娘跟大嫂嘗嘗。
”嚴夫人和孫流徵探頭一看,食盒中放著果子形如杯盞,跟之前見過的果子都不同,盞托是層層疊疊、薄如蟬翼的酥皮,此刻已被烤成了誘人的金黃色,邊緣微微翹起,呈現出焦糖色的斑點,一看便知極致酥脆。
最奇妙的卻是盞心,那是一種凝固的、顫巍巍的、如同嫩豆腐又如琥珀般的餡心,中心是漂亮的焦糖焦點,如同點睛之筆。
楊復昇在旁邊介紹著:“這叫酥酪盞。
”孫流徵夸道:“這模樣當真是精細得很。
”嘴里說著,手上卻不動,等著嚴夫人先吃。
嚴夫人捏起一個,放入嘴里,咔嚓——”
酥皮應聲碎裂,酥脆的外層在舌尖瓦解,緊接著,嫩滑香甜的蛋奶餡瞬間涌入口中,其質地之柔嫩,幾乎不用咀嚼,只需用上顎輕輕一抿便化開了。
雖甜,卻絲毫不膩,因為焦糖的微苦和奶香、蛋香完美地中和了它。
甜味、奶味、蛋味、油酥味,層次分明又水rujiao融,給了嚴夫人前所未有的味覺感受。
嚴夫人嘆道:“不僅外表精細,入口更是香甜誘人、入口即化,幼妙,你也嘗嘗。
”孫流徵這才用帕子墊著拿起一個,輕咬一口,果然好吃!楊復昇看到兩人驚為天人的表情,笑道:“怎樣,我說得不錯吧?這做酥酪盞的師傅雖年紀不大,但是手藝極好,娘未到顯州的時候,多虧著去她那兒吃上一頓,兒才沒被這府里的廚子餓死!”嚴夫人笑罵:“那廚子是你父親做主留下的,當心他知道了打你。
”楊復昇湊到嚴夫人旁邊坐著,腆顏道:“這不是娘來了,有人給我撐腰了。
”“也就是看在這酥酪盞的份上了。
”嚴夫人點著楊復昇的額頭道。
“唉,可惜,也不知道下次這酥酪盞還買不買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