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含骨朵,柳抽綠芽,一片生機勃勃之景。
而在塢堡之外的田野上,早已有了農人忙碌的身影。
對于這些最下層的農戶佃戶來說,郡城內的風云變幻,其實對于他們卻沒有多少關系。
反而,若是這春天的播種誤了,那就是一年的收成打水漂,全家明年不說凍死餓死,也得忍饑挨餓,因此最是重要。
“閑來無事,信手讀書……”
書房之內,暖爐仍在,又開了窗戶,讓明媚的春光映透進來。
吳明卻是穿著粗麻葛衣,躺在軟椅上,臉部還蓋著一卷古書。
“又見著你偷懶!”
吳晴卻是憤憤然進來,后面還跟著一女,乃是換了襦裙的李秀云,通紅著臉,到也有幾分可愛,手上還捧著盤子。
“我做了些糕點,阿弟你嘗嘗!”
吳晴換了女裝,卻是來到吳明旁邊,順手將書冊取下,見著乃是一本小說野史,更是有些氣急:“不務正業(yè)!”
“哈哈……這叫偷得浮生半日閑!”
吳明隨手取了一塊糕點,只覺入口即化,又帶著花瓣清香,不由就是大贊:“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姐姐手藝越發(fā)長進了,這生活,便是給個神仙也不換吶!”
“凈貧嘴!”
吳晴笑罵一句,卻又道:“你若喜歡,我日后天天給你做……”
吳明聽了,卻是不由暗中嘆息一聲。
當日被抓到查問,他自然不能盡數說實話,只能將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直言會危及性命,吳晴愛弟心切,自然不敢多問。
但旋即,此女便就在塢堡中住了下來,顯然是想就近觀察了,更是仿佛要彌補這幾年缺失的關愛,對他生活極為體貼照顧,倒讓吳明頗為吃不消。
“我那一百畝田,現在如何了?”
吳明撓撓頭,連忙轉移話題。
“由老孫頭親自帶人照料著,用了水車,還有你說的那個氨肥……”吳晴隨口回答,俏臉上又浮現出一絲疑慮:“這法子,能成么?”
“我也不知,反正左右不過一百畝的收成,試試也無妨……”
吳明就笑。
前世農業(yè)發(fā)達,又在小說里看過一點似是而非的理論,可惜他記憶得不多,此時整理出幾樣,就命人開出一百畝試驗田來,權作消遣。
民以食為天,古代農業(yè)帝國對作物的重視,是現代人所難以想象的。
因此,就算是吳明,也不敢直接動手大改,反而命令開辟出試驗田來,先行嘗試。
甚至,就連這一百畝,對于只有二十頃地,兩千田的吳家而言,也是有些過了,便是嫡子,也最多給個十畝八畝,就頂天了。
但吳晴與吳明不同,他們都是道人,更是法師位階。
便是平時隨手做的小玩意,一年下來,也足可頂得上一千畝的收成!若是不惜耽擱道業(yè),還要擴大數倍,因此不論吳晴還是吳明,隨意劃出一百畝,都不怎么重視。
倒是苦了莊頭老孫,幾乎是吃住在田畝上,就為了照看那些祖宗們。(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