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歡尾音微揚,似是訝異,眼底卻平靜無波,顯然早有預料。
江懷瑜也不繞彎子,將帝京近日的情形細細說了:"茶坊自不必說,有李鶴軒在前頭領著,不少太學生都愛往那兒湊。倒是另外幾家鋪面,生意比預想的還要興旺。"
說到這兒,江懷瑜忍不住嘖嘖稱奇。他與蘇歡相交多年,從前竟沒看出,她竟是個經商的奇才。
蘇歡溫聲笑道:"說起來,還得多謝您舉薦的那幾位掌柜。若沒他們盡心打理,怕是那些鋪子還在賠本賺吆喝呢。"
便是景逸和景熙都不知,她當初貼出的招工告示,不過是做個樣子———心腹人選,她早早就定下了。
江懷瑜在帝京商圈浸淫數十載,眼光如鷹隼般毒辣。他舉薦的人,斷不會有差池。
那日登門的八位掌柜,除了兩人真是見了招賢告示前來,余下的或多或少都與江懷瑜有些淵源。
江懷瑜指尖輕叩茶盞:"你啊,就這點不好———行事太過謙抑!那幾人雖有些盤算賬目的本事,但要在短時間內盤活那幾家爛攤子,讓虧空的鋪子扭虧為盈,簡直難于登天。若不是你先前悉心指點,恐怕他們此刻早忙得腳不沾地了!"
蘇歡早前邀那幾位掌柜入府詳談的事,他是知曉的。
起初只當她新接手鋪子,需交代些瑣碎事務,后來才知,這女子對營生早有籌謀。
茶莊自不必說,蘇歡炒茶沏茶的手藝獨步帝京,又有他江懷瑜撐腰,茶葉采買渠道暢通,再加李鶴軒從旁協助,生意自然興旺。
但其余鋪子能如此迅速盤活,倒是叫他始料未及。
他深知蘇歡絕非池中之物。
前十四年她是深閨不出的嬌小姐,遭逢變故后,竟憑一手醫術養活三個弟妹,獨自撐起門戶,這般韌性便非常人能及。
可終究是女子,按常理說難諳商場之道,就算借他之力開起茶莊,那布莊當鋪之類,也該是步履維艱才對。
誰曾想,她不過寥寥數語點撥,竟收效奇佳。
"江先生過譽了,"
蘇歡輕呷一口碧螺春,"不過是占了些天時地利。帝京多少人等著看我笑話,盯著我的一舉一動,換個角度看,倒成了助力———鋪子重新開張,不愁沒人氣。"
看熱鬧的也好,找茬的也罷,總歸是熙攘客流。
開店最怕的便是門可羅雀,沒了人氣,便沒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