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帝未理會,又將密函細閱數遍。
“確是巴圖手書。”
韃靼本是游牧部族,識字者寥寥。
巴圖貴胄出身,通文識字,才寫得這封信。
姬帝遞過密函:“皇姐一看便知。”
大長公主接過,眉峰微蹙,旋即舒展。讀到末尾,她淡淡一笑:“原來如此。”
姬帝道:“韃靼今年連遭大旱,草原枯槁,牛羊缺草;偏上個月又降暴雪,凍死的馬匹不計其數。這般光景,巴圖怎會不急?”
往年缺東西,搶些漠北城池也就罷了。
可今年境況更糟,能打仗的兵和戰馬都少得可憐。
何況漠北一向由魏丞相鎮守,本就難以攻克,再添上這等困境,還怎么打仗?
只能求和了。
暫且低頭屈服,好歹能把這個冬天熬過去。
大長公主唏噓道:“原以為巴圖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竟也有服軟時。”
“他這服軟,恐怕只是權宜之計。”姬帝面色沉肅,“巴圖向來無信,還需慎之又慎。”
姬帝這般說,是因曾吃過這等虧。
巴圖堪稱梟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前一刻許諾得好好的,下一刻就翻臉不認。
他那首領之位,也是趁亂弒父奪來的。
這般無信之人,忽然遞來求和書,實在難下決斷。
燕嶺捻著胡須道:“陛下說得極是,巴圖這人信不得。但他自顧不暇,為了利益,或許真愿議和。若能休戰,邊疆百姓便能得些安寧。”
連年打仗,誰禁得住?
將士流血,百姓逃難,終究難有安穩日子。
能和平了結,自然是最好的。
姬帝陷入沉思。
眾人都默著,靜候他的決斷。